见《救荒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灌浆,其色淡白,疱疹颗粒形而尖圆,根无晕红者。多由营血太亏,元气不足所致。治以大补气血,托毒外出为主。宜用人参、当归、鹿茸之类。
中心黑厚燥苔,舌边红色。为脾胃热极,热盛津枯之候。急用三黄白虎汤或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生津,大便秘结者,宜承气汤下之(见《伤寒舌鉴》)。
即医学博士。详该条。
【介绍】:见孙纵添条。
证名。见《银海精微》。目盲之俗称。详该条。
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②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③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④见《安徽中草药》。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