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明·陈会撰,刘瑾校补。1卷。刊于1425年。本书系将陈会所撰的《广爱书》(针灸书,今佚)12卷精简撮要而成。主要取用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以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民族药著作。杨竞生等著。上下两册。全书载藏药598种。分矿物、动物、孢子植物和木本种子植物四类。药物名称按藏文字母顺序排列,藏汉两种文字对照。每种药分效用、来源两项叙述。部分药物还有别名、成分、药理、
古病名。一名鬼排。指突然胸腹绞痛或出血的疾患。《肘后备急方》卷一:“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书名。4卷,又卷首1卷。明·殷之屏撰。刊于1582年。本书根据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医论歌括重加修订补注,共编为100首,每首之后分列治疗方剂(无方歌)。此外于卷首辑有运气,经络、病机、歌赋和医论。本
出《本草拾遗》。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佚名《异授眼科》。俗称眼皮肿。病因较复杂,除由眼睑疾病直接引起外,还可发于其它多种眼病及全身性疾病。本证大体可分虚实两大类:一般实证表现为肿硬拒按,红赤焮痛,或瘀血青紫,糜烂胶粘等,如“胞肿如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方。川芎一钱,当归四钱,炮姜四分,炙甘草、荆芥炭、乌梅炭、炒蒲黄各五分,桃仁十粒。加大枣,水煎服。治产后血崩。若气血衰竭,汗多气促,加人参三至四钱。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分娩次数多,或房室不节,损伤肾气,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所致。症见经期错后,血量较少,头晕耳鸣,腰膝痠软等。宜补肾养阴。用固阴煎(《景岳全书》: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