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三间,见该条。
病症名。指风热损肺所致的吐血。《金匮翼·诸血统论》:“风热吐血:风,阳邪也;热,火气也。并入络中,则血溢络外。其证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者是也。宜以辛凉入血之药治之。”方如《圣惠》荆芥地黄汤、《圣济
见《江苏药材志》。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即左金丸,见该条。
见《天津医学通讯》(6)1,1971。为喜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嚇痈。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乳癌。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5。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再旁开1.5寸处。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沿皮刺0.3~0.5
针刺、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简称针灸。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达到温通经脉、扶阳散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