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测海集

测海集

六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自号知归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知县,不就。早年负志节,好读陆王诸书。后研读《大藏经》,绝欲素食,有出尘之想。他的一生虽不专力于考据,却也博习经传于史,曾与袁枚、戴震等论学。他的文章主要是碑志、事状、述传等。如《名臣事状》、《良吏述》、《儒行述》,叙述翔实,资料剪裁得当,可补史料之不足。一些论学之文,谈禅之作,也都自有体会。他的诗作可分为两期,早期诗作多即景抒情,有感而发。晚年诗作则主要叙写禅机、禅趣。他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企图调和儒、佛两家思想,坚持“离则(法则)无物,离天性无形色”的唯心主义观点。著有《二林居士集》二十四卷、《观河集》等,辑有《阳秋阁诗录》。此集为绍升手自编定。首卷列《朝圣德》诗七篇。二卷《思贤咏》一有:《诸王贝勒》九篇;《思贤咏》二有:贤相十五篇。三卷《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九篇。四卷亦《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二篇。五卷亦《思贤咏》三:有名臣三十三篇。六卷《思贤咏》三:有名臣十三篇;《思贤咏》四有布衣十九篇;《思贤咏》五:有世德四篇。嘉庆二十四年(1819)其孙蕴策复规刊行之。首列引用书目七十一种,凡名公钜卿,德行政事文章之美,旁推及于隐才朴学,继之以先人世德,人各一叙,人各一诗。首详其仕履籍贯,简而有法,因其家世清华,躬逢圣世,燕居趋庭,获闻金匮石室之藏,而又得交四方贤杰之士,见闻既广,考核亦详。其采用之书,如《三朝大政记》、《史馆丛稿》,则为内府秘藏,非世间所能见。他如方苞《望溪未刻稿》、惠士奇《红豆庄稿》,则后世无传。藉此尚可略窥一二。只是书中引用,均未注明。至其为诗,则本于家法,体格清整,近于寒山击壤者多。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光绪应城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陈豪、罗湘修、王承禧纂。陈豪,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优贡,官应城知县。罗湘,四川华阳人,拔贡,继陈豪知县事。王承禧,本县人,举人,官内阁中书。雍正四年(1726)县令李可寀续修,

  • 金氏文集

    二卷。宋金君卿(约1064年前后在世)撰。金君卿,生卒年不详,字正叔,浮梁(今江西浮梁县)人。庆历进士。皇祐二年(1050),官秘书丞;五年,官太常博士。累知临川,权江西提刑。入为度支郎中。君卿曾读书

  • 鄢陵文献志

    四十卷,补遗一卷,清苏源生撰。苏源生(1809-1870),字泉沂,号菊村,邑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年(1840)副榜。科名卑微,但人品、文章皆负时望。苏源生自弱冠以来就留心搜集本县文献

  • 夏小正解

    一卷。明杨慎(详见《檀弓丛训》)撰。是书解说《夏小正》义理,尊经抑传,故以经文为主,而以为传为戴氏说,而与金履祥注并列。其有遗义不明者,则博采众说,伸以己见以弥补之,但求其词达,不事强解,大体得当。杨

  • 篆刻针度

    八卷。清陈克恕撰。陈克恕字目耕,又字吟香。浙江海宁人。著有《砚说》、《笔谈》、《篆学经眼》、《印人汇考》等书。此书前有乾隆五十一年(1787)翁方纲序,接下还有桂馥序,其次为例言八则,例言后分卷,卷又

  • 辅国公恒鲁先世功绩册封纪略

    满汉各一卷。撰者不详。考其世系,起自贝勒斐扬武,至雍正七年(1729年)降袭辅国公恒鲁止。该书所述福喇塔及其先世功绩,最称详赡,可与乾隆《四库全书》所收《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互相参看。现存写本。

  • 带经堂诗话

    三十卷。清王士祯(1634-1711)著。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张宗楠(17041765)纂集。张宗楠,字汝栋,别号含广。浙江海盐人。其家为海盐世族,即所谓涉园张氏。张宗楠曾多次参加省试,屡荐不中

  • 正学堂诗说

    一卷。清王仁俊撰。仁俊生平及事迹皆不详。此书以分析列举郑玄笺注之义例为主体。除举例说明人们所熟知的引用三家今文诗说,引申毛传、改毛传之误几种体例外,又增举了所谓附传、补传、引他经例,与他经违异例,笺说

  • 古钵集选

    一卷。清王士祜(1632年-1681年)撰。王士祜,字叔子,一字子侧(又作子测),号东亭,又号古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幼聪颖,性友爱,曾和众兄弟夜集东堂,拟和王维《辋川集》绝句,王士祜先成,其

  • 松漠纪闻

    三卷。宋洪皓撰。洪皓(1088-1155)字光弼,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完颜宗翰(粘罕)迫使仕刘豫,皓不从。流放冷山,后又徙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