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丧服马王注

仪礼丧服马王注

一卷。汉马融(79-166)、魏王肃(195-256)撰,清臧庸(1767-1811)辑。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今江苏省南部)人。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馆浙江巡抚阮元署中,助其汇辑《经籍纂诂》。治学严谨,长于校勘、释义。著有《拜经日记》、《拜经文集》、《月令杂说》、《说诗考异》等。另校郑玄《易注》,辑有《子夏易传》。是书辑于嘉庆初年。臧庸事迹见于《清国史·儒林传》,还有《马王易义》也见于《问经堂丛书》。按:《隋书·经籍志》有马融注《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仪礼》十七卷、《丧服经传注》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有马融注《丧服纪》一卷、王肃注《丧服要纪》一卷,《新唐书·经籍志》与《隋志》大略相同。《后汉书·马融传》说其曾经注三礼。《三国志·王肃传》说其采集同异为三礼解,辩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的评论有一百多篇,《宋史·艺文志》却没有著录,是都已经散失。清马国翰辑有汉马融《丧服经传注》、魏王肃《丧服经传注》、《丧服要记》各一卷,自然比是书多。是书大多根据《礼记正义》、《春秋正义》、《晋书》、《通典》及《仪礼贾疏》等书,而出自《通典》者占十分之八九,王注很少,不到马注十分之一二。同郑注相比较,马注与郑有不少相同之处,实际上则是康成本师马融,只能说郑袭马义。王在郑后,却不喜欢郑氏之学。然而,如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疏衰裳齐二条,其解说也极其详密。惟小功章传之娣姒,妇者弟长也,王注引《左传》鲁穆姜晋子容之母,都以稚妇为娣,长妇为姒妇。此妇二义之不同者,《贾疏》认为娣姒依据妇年大小,不根据夫年大小,这实际上本于王注,而徐乾学等人都对其进行反驳。朱子说,单举则可通谓之姒,大概是相推让之义。按:《尔雅》、《释名》等书与传相合,因而,《胡氏正义》说不可臆改。惟缌麻章,贵臣贵妾马注认为,君为贵臣贵妾服,天子贵公,诸侯贵卿,大夫贵室老,贵妾谓侄娣,而郑注坚持天子诸侯降其臣妾无服之说,认为其属于大夫。《胡氏正义》引用诸说,颇有异同,但《丧服经传》言贵臣者,不是从此开始。见斩衰三年章公士大夫之众臣传,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其余都是众臣。用注解经不如用传解经。士之有臣无臣,还难以确定,怎么会有贵臣?此云贵臣贵妾者,自然是公卿大夫室老及三夫人姪娣之属,这里仍然应当依从马注。又郑注《檀弓》诸侯为贵妾缌,也沿袭马义。况且《论语》本来有无臣之经,此四字当然不能专门属于士,三代君不特别尊贵,臣也不是特别卑下,不能拿秦汉以后相例。另外,春秋末期,象晋六卿、鲁三桓、郑七穆、宋戴桓诸世卿,都权势极盛,并且卿佐之丧都亲临,诸侯为贵臣服,属于自然之理。可惜马王旧著,大多已经失传,此也是治经家之遗憾。此书有《同经堂丛书》本和清抄本。

猜你喜欢

  • 卢抱经增校诗考

    四卷。清卢文弨(详见《诗考校注》)撰。此书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称为善而又善之本。今所见此书,当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校后,写官所录副本,且非最后定稿,故书后无卢氏初校跋语,亦无卢氏庚子年(17

  • 国门集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 历代史纂左编

    一百四十二卷。明唐顺之编撰。唐顺之(1507-1560年),字应德,学者称荆川先生,生平事迹详见《广右战功录》条。所撰《历代史纂左编》,又名《史纂左编》,将历代正史中所载君臣事迹摘录出来,分为君、相、

  • 华严孔目章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

  • 诗经去疑大全

    八卷。清王文烜撰。王文烜字遂升,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生卒年不详。从此书自序中可知他是康熙、雍正年间人,以教书为业,为诸弟子讲解经义,因此,次第编辑五经讲义、先辈毛诗讲说,编订成此书。此书把《朱子

  • 颐道堂诗选

    三十卷。清陈文述(1771-1843)撰。陈文述,字退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全椒知县。陈文述工西昆体,其诗博雅壮丽,极似吴伟业。除此集外,还著有《碧城仙馆诗钞》、《碧城仙馆诗髓》、《颐道堂集》

  • 诗经互解

    一卷。清范士增撰。是卷即以《诗经》成句解《诗经》。如以“如此良人何”解“有女仳离”,以“不属于毛,不离于裹”解“谓他人父,亦莫我有”,以“信誓旦旦”解“有如皦日”,以“其毒太苦”解“胡为虺蜴”,以“岁

  • 此观堂集

    六卷。明罗万藻(?-1647)撰。罗万藻,字文止,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七年(1621)举人。官累礼部主事。著有《十三经类语》等。罗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

  • 大德南海志

    二十卷,元陈大震纂。成书于大德八年(1304),已散佚。《永乐大典》卷一一九〇五七“广·广州府”门中,保存有《大德南海志》的部分内容,涉及元代广州赋税、土产以及舶货等资料,尤其是舶货后所附“诸蕃国”名

  • 倘湖樵书

    十二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条)撰。此书分初编六卷、二编六卷,内容皆为采摭唐、宋、元、明诸家之说,以类相从,排纂其文,而总括立一标目,或杂引古书而论之,或先立论而以古书证之。其征摭颇为繁富,亦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