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章嘉若必多吉

章嘉若必多吉

1717—1786

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二世(一作三世)。亦译瑞贝多吉、罗赖毕多尔吉、绕为多尔吉等,又名也摄丹丕钟麦。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五世。生于甘肃凉州(又有生于西宁北乡或多伦诺尔等说)。土族。父名古茹丹增,母名布吉。由五世班禅确认为转世灵童,经康熙帝批准为章嘉呼图克图。四岁时被迎至郭隆寺(佑宁寺),修习经典。雍正二年(1724),奉诏进京,驻旃檀寺,谒雍正帝。不久奉旨居嵩祝寺。雍正帝又命在多伦修善因寺赐之。在京与皇四子同习汉、蒙、满三种文字及经典,修毕五大部经。十二年(1734),受封“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赐银印。十三年,奉钦命与果毅亲王允礼护送第七世达赖喇嘛返拉萨,驻甘丹寺。不久赴后藏晋见第五世班禅,受具足戒。同年,闻雍正帝去世,遂离藏进京。乾隆元年(1736),奉旨管理京师寺庙喇嘛,授“札萨克达喇嘛”印。八年(1743),赐御用金龙黄伞。十六年(1751),授“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印。二十二年(1757),第七世达赖入寂,奉旨入藏,在拉萨诸寺院讲经弘法。翌年,至后藏扎什伦布寺会见第六世班禅。二十五年(1760),与六世班禅同至拉萨,认定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八世达赖),旋奉诏回京,奏请乾隆帝批准确定。二十七年(1762),遵旨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为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剃度授戒。二十八年,告假至安多为其父治丧,再回佑宁寺,并在塔尔寺讲经。三十一年(1766),奉敕在热河(今承德)建普乐寺。三十二年,至五台山修习。三十六年(1771),至热河主持普陀宗乘庙落成典礼。四十五年(1780),奉钦命前往多伦诺尔迎接第六世班禅。翌年,同至热河谒见乾隆帝。五十年(1785),乾隆帝亲自为之庆贺70大寿。翌年在五台山入寂。乾隆帝赐金制塔,并于五台山镇海寺造石塔,供奉龛座。一生佛学著述颇富,均收入《章嘉若必多吉全集》中。此外,著有《白塔寺志》、《清凉山志》(即《五台山志》)等。还主持校订蒙文《甘珠尔经》,将《首楞严经》译成满、蒙、藏3种文字。董理满文藏经之翻译。编纂《满汉蒙藏合璧全咒》85册,编纂《钦定同文韵统》,主持蒙译《丹珠尔经》,指导将《金刚经》由梵文译成藏文。又编纂《喇嘛神像集》、《诸佛菩萨圣像赞》等。

猜你喜欢

  • 奕赓

    清朝宗室、文士。满族。庄亲王后裔。官三等侍卫。著述甚丰,有《东华录缀言》6卷、《歌章祝辞辑录》2卷、《清语人名译汉》2卷、《谥法续考》、《本朝王公封号》、《封谥翻清》、《侍卫琐言》附补遗、《管见所及》

  • 忽捏坚答巴

    见“野狐岭”(2045页)。

  • 刘小亭

    1843—1924近代书画家。名陈,字世贤,别号东阜老人。天津市人。回族。幼习诗书,曾学画于陈青立、史源绪诸名家。中年游历名山大川,随意作画。光绪中曾充奉天提督左宝贵幕友,随军赴东北。光绪二十年(18

  • 浑都海

    ?—1260蒙古国将领。蒙古族。初副哈剌不花征蜀,后受宪宗命统军2万守六盘山。宪宗九年(1259),汗死后,与朝臣阿蓝答儿、脱火赤等相结,谋立汗弟阿里不哥。中统元年(1260),自六盘山起兵,与南下之

  • 巴尔斯博罗特

    约1484—1519明代东蒙古右翼济农(亲王)。一译伯尔色博罗特,明人称之为阿着或阿著,号赛音阿拉克,汉文简译作赛那剌、諰阿郎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三子,※满都海哈屯生。早年在蒙古右翼满官嗔部,由

  • 马瑜

    ?—1819清朝将领。回族。祖良柱,官四川松潘镇总兵,遂寄籍华阳(今四川剑阁南)。少以武生入伍,从征廓尔喀(今尼泊尔)、苗疆,迁游击。嘉庆元年(1796),奉命赴达州镇压白莲教,赐号“达春巴图鲁”。三

  • 余阙

    1303—1358元代党项(唐兀)人。字廷心,一字天心。世家河西武威(今甘肃武威)。父沙剌藏卜,居官庐州(今安徽合肥),遂为庐州人。少丧父,家贫,13岁始就学。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授同知泗州事

  • 博木博果尔

    清初索伦部著名首领。又作博穆博果里、博穆波果尔、博古里、奔博果尔、奔波果尔。鄂温克族(一说达斡尔族)。世居额尔古纳河与精奇里江之间,以地为姓。以才勇见长,得众心,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下辖多科、噶尔达

  • 盛京将军

    亦称“奉天将军”,全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清代奉天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顺治元年(1644)八月,世祖福临拟迁都北京时,命内大臣何洛会统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800兵留守盛京(今辽宁

  • 经棚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武装。又称回民连。1945年成立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清真寺。马守仁任连长,马永隆任指导员。以保家卫国为宗旨。1946年与赤峰匪首张道轩及地主武装进行战斗,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