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臣
官名。殷商置。武官。《甲骨文合集》第二七八八二片: “来告大方出伐我自, 马小臣”。
武官名。商代设置, 卜辞有“……来告大方出伐我,(传)马小臣令”(《粹》一一五二片)。说的是有人来报告“大方”部落出动, 向商军进攻,是否命马小臣迎击?马小臣是掌管王的战车的小臣,可以充任军事活动的头目。
官名。殷商置。武官。《甲骨文合集》第二七八八二片: “来告大方出伐我自, 马小臣”。
武官名。商代设置, 卜辞有“……来告大方出伐我,(传)马小臣令”(《粹》一一五二片)。说的是有人来报告“大方”部落出动, 向商军进攻,是否命马小臣迎击?马小臣是掌管王的战车的小臣,可以充任军事活动的头目。
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内衣库副使置,同七品,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废。
见“敖尔布”。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交通部,专管交通部经费。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
官名。“枲”即麻。《周礼》天官之属有典枲下士二人,掌理布(麻布)、缌(细麻布)、缕(麻线)、紵(以紵所织之布,可杂用葛䔛之草)和制造这些物品的麻草等物。北周置织枲中士,正二命;织枲下士,
即“堂除”。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即堂除,见该条。
官名。唐朝御史台置,初以侍御史掌纠察违失,分左、右巡,以左巡监察京城之内,后以殿中侍御史掌知; 寻以务剧,又选用京畿县尉。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低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员等级,分三等九级。宣统元年(1909)修订,增司务长等,计十四级。军官冠以某队,军佐冠以某科。为额外军官,阶正八品。军士名。清末置于新
元代宿卫军其职司守护皇帝帑藏者,称为看守军。参见“宿卫军”。
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掌领外军宿卫,所统府兵称射声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
泛指掌刑狱之官。《柴书·朱异传》: “上书言建康宜置狱司,比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