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紫拾芥

青紫拾芥

青紫:汉朝官制规定:丞相、太尉佩金印紫授,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后以“青紫”指代高官尊位。拾芥:拾取地上的草芥,比喻轻易得到。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东平东)人,官长信少府、太子太傅。他在讲授经术时,常告诫门生:“文人必须学通儒家经术,这样做高官就像弯腰拾取小草一样容易。学得不好,就不如回家去种地。”后以此典咏因才学贯通而易得官位。

【出典】:

汉书》卷75《夏侯胜传》3159页:“始,(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颜师古注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例句】:

南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辎軿青紫,如拾地芥,而惰游废业,十室而九。”南梁·王僧孺《答江琰书》:“献书尽先贤之德,作颂罄前皇之美,岂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取晋阳如拾芥。” 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唐·沈既济《枕中记》:“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明·高启《赠薛相士》:“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 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惟工帖括取青紫,常嗤月露空吟哦。” 清·赵翼《放歌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词语青紫拾芥】  成语:青紫拾芥汉语词典:青紫拾芥

猜你喜欢

  • 陬喁

    同“娵隅”。《海上花列传》三九回:“造浮屠,酒筹飞水阁,羡陬喁,渔艇斗湖塘。”【词语陬喁】   汉语大词典:陬喁

  • 三春晖

    源见“寸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亦喻深厚的恩情。《诗刊》1977年6期:“何当得报三春晖,献给恩人毛泽东。”【词语三春晖】   汉语大词典:三春晖

  • 夜行不休

    《三国志.魏书.田豫传》:“田豫,鱼阳雍奴人也。……征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壯,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蔡邕《独断》:“夜漏尽,鼓

  • 婴麟

    触其逆鳞。婴:触犯。《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称人臣敢冒犯君主而作谏诤,叫“婴鳞”。参

  • 病相如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又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长卿(相如字)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后因以“病相如”比喻多病多愁的文人才子。

  • 巧夺天工

    元 赵孟?《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后以“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妙。清张岱《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郭小川《在社

  • 雁沉鱼阻

    同“雁杳鱼沉”。宋晁端礼《醉蓬莱》词:“水远山高,雁沉鱼阻,奈信音难寄。”【词语雁沉鱼阻】   汉语大词典:雁沉鱼阻

  • 屠龙之枝

    比喻技艺高超但无实用价值。《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 禾黍离离

    同“禾黍伤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诗:“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词语禾黍离离】  成语:禾黍离离

  • 铸颜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与?’曰:‘吾闻觌君子者,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颜渊名回,字子渊,他是孔子的学生,极有德行,为孔门七十二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