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珠树

三珠树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三珠树,本为古代传说中的珍木,后常用以喻杰出的三兄弟。《新唐书.王勃传》:“初,勔、勮、勃皆著才名,故苏易简称三珠树。”亦泛作对他人兄弟的赞词。宋楼钥《王提刑正功挽词》诗:“伯仲三珠树,优为一世才。”


【典源】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初学记》卷二十七亦引,作“三珠树”。《旧唐书· 王勃传》:“ (王)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新唐书·王勃传》亦载。

【今译】 三珠树,神话中异树名,传说其树似柏; 叶皆为珠。唐代王勃六岁时即能作文,构思流畅,文辞奇妙,他与其兄王勔、王勮都有才名,因此人称为“王氏三珠树”。

【释义】后以此典称美他人著述或兄弟。

【典形】 连珠树、攀珠树、三珠树、珠树、珠树林、珠树三珠。

【示例】

〔连珠树〕 清·黄景仁《丛竹图为金光禄素中题》:“示我华萼篇,胜披连珠树。”

〔攀珠树〕 宋·陈与义《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三珠树〕 晋·陶潜《读山海经》:“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珠树〕 唐·韦庄《又玄集序》:“人华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唯一。”金·元好问《赠麻信之》:“霁日光风开白昼,琼林珠树照青春。”

〔珠树林〕 唐·陈子昂 《感遇》 之四:“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

〔珠树三株〕 宋·秦观 《和东坡》:“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词语三珠树】   汉语词典:三珠树

猜你喜欢

  • 麻中直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虽然迂曲,如果生长在麻丛中则倚麻而直。后因以“麻中直”表示受外在条件的影响而带来的结果。唐李咸用《小松歌》:“劲节暂因君子移,贞心不为麻中直。”

  • 一龙一猪

    比喻人的贤与不肖,相去悬殊。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眉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 素封

    没有官爵俸禄,只有田园家产,而与受封邑者一样富有的人。《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张守节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 汉阴翁

    同“汉阴老”。清魏源《古诗答陆彦若》:“落落汉阴翁,劳劳桔槔徒。不怨不逢年,但恐人力疏。”

  • 秦人桥

    同“秦帝桥”。清王士禛《同施愚山陈蔼公集山史昊天寺寓观唐子华水仙图》诗:“子春一去伯牙逝,海波汩没秦人桥。”

  • 不得其门而入

    不知门在哪儿,无法进去。 常用以比喻学习或工作找不到入门途径。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潜出斋庭,悉脱扃键。未几,女

  • 三端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五章:“鸟之美羽勾喙者,鸟畏之。鱼之侈口垂腴(腴,此指鱼腹下的肥肉)者,鱼畏之。人之利口赡辞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文士之笔

  • 利令智昏

    形容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主谓 为图私利

  • 一蒉障江河

    《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赞曰:‘……当王莽之作,外内咸服,董贤之爱,疑於亲戚,武、嘉区区,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汉.班固在《汉书》中论及何武、王嘉两位大臣时,评论说:他们二位好似一蒉(kuì

  • 王衍风鉴

    《晋书.王戎传》附王衍:“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