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
盗相关字典
盗[dào]字在开头的词语
- 盗取[dào qǔ]
- 1.窃取;掠夺。 2.谦辞。犹摘录,抄录。
 
 - 盗墓[dào mù]
- 挖掘坟墓,窃取殉葬之物。 挖掘墓坟,盗取随葬的物品
 
 - 盗伙[dào huǒ]
- 结聚成伙的盗贼。
 
 - 盗印[dào yìn]
- 示经版权所有者同意而非法印制(出版物):盗印畅销书。
 
 - 盗渠[dào qú]
- 盗匪的头目。
 
 - 盗诈[dào zhà]
- 盗窃诈骗。
 
 - 盗国[dào guó]
- 窃取国家政权。
 
 - 盗穵[dào wā]
- 私自偷挖。穵,通“挖”。
 
 - 盗天[dào tiān]
- 窃取自然生长之物。
 
 - 盗党[dào dǎng]
- 盗贼党羽;盗徒。
 
 - 盗柄[dào bǐng]
- 指窃取国家权力。
 
 - 盗塞[dào sāi]
- 侵犯边塞。
 
 - 盗恩[dào ēn]
- 谓诈取官位或赏赐。
 
 - 盗警[dào jǐng]
- 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
 
 - 盗匿[dào nì]
- 盗窃藏匿。
 
 - 盗卖[dào mài]
- 盗窃出卖;私自出卖。 盗窃财物并出卖
 
 - 盗买[dào mǎi]
- 非法购买。
 
 - 盗憎[dào zēng]
- 见“盗憎主人”。
 
 - 盗掘[dào jué]
- 犹盗发。
 
 - 盗夺[dào duó]
- 掠夺,侵夺。
 
 - 盗嫂[dào sǎo]
- 私通其嫂。
 
 - 盗版[dào bǎn]
- 盗印。
 
 - 盗贼[dào zéi]
- 1.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 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 3.对反叛者的贬称。 4.指外族入侵者。 强盗和小偷总称盗贼亭武起,问谁多穷民。——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盗暴[dào bào]
- 1.盗贼﹑暴乱。 2.犹残暴,凶暴。
 
 - 盗啼[dào tí]
- 鸡不正常地啼叫。
 
 - 盗典[dào diǎn]
- 私下典当抵押。
 
 - 盗抾[dào qū]
- 盗窃掠夺者。
 
 - 盗巢[dào cháo]
- 盗贼盘据的地方。
 
 - 盗名[dào míng]
- 1.窃取名声。 2.盗贼之名。
 
 - 盗攘[dào rǎng]
- 窃夺;窃取。
 
 - 盗没[dào méi]
- 私自吞没。
 
 - 盗心[dào xīn]
- 盗贼之心;偷盗之心。
 
 - 盗具[dào jù]
- 为盗之具。指谋取私利的手段。
 
 - 盗劫[dào jié]
- 1.盗窃掠夺。 2.抢劫杀害。
 
 - 盗骊[dào lí]
-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 2.泛指良马。
 
 - 盗风[dào fēng]
- 指盗贼活动的势头。
 
 - 盗环[dào huán]
- 汉文帝时有人盗高庙座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廷尉张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以“盗环”指犯上反叛。
 
 - 盗案[dào àn]
- 有关抢劫的案件。
 
 - 盗伐[dào fá]
- 偷砍;违法砍伐。 偷砍
 
 - 盗用[dào yòng]
- 未经同意或批准而非法使用:盗用公款|盗用集体的名义。
 
 - 盗居[dào jū]
- 窃据。
 
 - 盗讼[dào sòng]
- 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
 
 - 盗权[dào quán]
- 窃取政权。
 
 - 盗人[dào rén]
- 1.犹盗贼。 2.劫掠人口。 3.窃取他人财物。
 
 - 盗贩[dào fàn]
- 1.非法贩卖。 2.指非法贩卖之人或非法贩卖之事。
 
 - 盗区[dào qū]
- 盗贼藏身﹑活动的地区。
 
 - 盗乱[dào luàn]
- 1.窃盗与叛乱。语本《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盗匪之乱。
 
 - 盗马[dào mǎ]
- 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 盗发[dào fā]
- 1.私下非法发掘。 2.私自开拆;私下泄露。
 
 - 盗课[dào kè]
- 1.非法征收赋税。 2.见“盗贼课”。
 
 - 盗明[dào míng]
- 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 盗簒[dào cuàn]
-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 盗言[dào yán]
- 1.犹谗言。 2.窃取他人之言。
 
 - 盗香[dào xiāng]
- 晋贾充之女悦其父之属吏韩寿,因婢潜通音好,复盗武帝赐其父之西域奇香赠之。见《晋书.贾充传》。后因谓男女私通为“盗香”。
 
 - 盗宄[dào guǐ]
- 盗贼作乱。
 
 - 盗幸[dào xìng]
- 获得的谦辞。
 
 - 盗帅[dào shuài]
- 盗匪首领。
 
 - 盗声[dào shēng]
- 1.犹夺声。 2.窃取声誉。
 
 - 盗例[dào lì]
- 《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 盗船[dào chuán]
- 盗贼用于劫掠的船只。
 
 - 盗犯[dào fàn]
- 犯有偷窃﹑抢劫或反叛罪行的人。
 
 - 盗位[dào wèi]
- 窃取地位或职位;簒位。
 
 - 盗薮[dào sǒu]
- 强盗聚集的地方。
 
 - 盗篡[dào cuàn]
-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 盗侠[dào xiá]
- 侠义之盗。
 
 - 盗端[dào duān]
- 为盗的开端。
 
 - 盗窃[dào qiè]
- 偷:盗窃国家文物。
 
 - 盗弄[dào nòng]
- 盗窃玩弄;盗用。
 
 - 盗剽[dào piāo]
- 1.剽窃。亦用为拟作之谦词。 2.抢劫。
 
 - 盗铃[dào líng]
- 见“盗铃掩耳”。
 
 - 盗钟[dào zhōng]
- 见“盗钟掩耳”。
 
 - 盗匪[dào fěi]
- 泛指抢劫﹑叛乱﹑破坏社会治安的人。 罪犯集团 的成员
 
 - 盗窟[dào kū]
- 犹盗巢。
 
 - 盗狱[dào yù]
- 有关盗贼的案件。
 
 - 盗泉[dào quán]
- 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 泉水名称,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 盗听[dào tīng]
- 偷听,窃听。
 
 - 盗道[dào dào]
- 《庄子.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后以“盗道”指盗贼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 盗财[dào cái]
- 1.盗窃财物。 2.盗贼的财物。
 
 - 盗魁[dào kuí]
- 1.盗贼首领;大盗。 2.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 盗猎[dào liè]
- 非法捕猎:禁止盗猎国家保护动物。
 
 
盗[dào]字在结尾的词语
- 巨盗[jù dào]
- 臭名远扬的强盗,大盗。 臭名远扬的强盗,大盗
 
 - 断盗[duàn dào]
- 1.拦截抢劫。 2.犹言从中盗窃﹐贪污中饱。
 
 - 驱盗[qū dào]
- 驱除盗贼。
 
 - 防盗[fáng dào]
- 防止坏人进行盗窃:~门。节日期间要注意防火~。
 
 - 鸣盗[míng dào]
- 犹言鸡鸣狗盗。后用以比喻卑微技能。
 
 - 谨盗[jǐn dào]
- 防盗。
 
 - 显盗[xiǎn dào]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侯的仆人里凫管理财物,后偷了财物用来设法让晋侯回国。后遂以“显盗”指为做好事而偷盗。
 
 - 钞盗[chāo dào]
- 亦作“钞盜”。抢劫,盗窃。
 
 - 激盗[jī dào]
- 谓伪善的奸贼。
 
 - 黠盗[xiá dào]
- 狡黠的盗贼。
 
 - 窃盗[qiè dào]
- 亦作“窃盜”。1.偷窃劫夺。2.指小偷和强盗。
 
 - 赍盗[jī dào]
- 1.亦作“賷盗”。 2.谓持物送给盗贼。
 
 - 宿盗[sù dào]
- 惯匪大盗。
 
 - 狗盗[gǒu dào]
- 伪装成狗进行偷盗。后泛指窃贼。
 
 - 寇盗[kòu dào]
- 1.盗贼。 2.侵扰劫掠。
 
 - 攫盗[jué dào]
- 盗取﹐窃取。
 
 - 抄盗[chāo dào]
- 劫掠财物的盗贼。
 
 - 劫盗[jié dào]
- 1.强盗;劫贼。 2.指从事抢劫活动。
 
 - 攘盗[rǎng dào]
- 盗窃﹐抢夺。
 
 - 侵盗[qīn dào]
- 1.侵犯劫夺。 2.侵占盗窃。
 
 - 惯盗[guàn dào]
- 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 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
 
 - 淫盗[yín dào]
- 奸淫偷盗。
 
 - 突盗[tū dào]
- 侵凌盗窃。
 
 - 大盗[dà dào]
- 1.盗窃财物众多或进行盗窃活动猖獗的人。 2.指大强盗。 3.指窃国篡位者。
 
 - 赃盗[zāng dào]
- 1.偷盗。 2.指偷盗的人。
 
 - 掠盗[lüè dào]
- 抢劫,抄掠。
 
 - 篡盗[cuàn dào]
- 篡权盗位。
 
 - 失盗[shī dào]
- 失窃。东西(如财物等)被偷
 
 - 邦盗[bāng dào]
- 窃取国家宝物的人。
 
 - 奸盗[jiān dào]
- 1.亦作“姧盗”。亦作“奸盗”。 2.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3.奸人盗贼。
 
 - 僭盗[jiàn dào]
- 非分窃据。 越分窃取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窥盗[kuī dào]
- 伺机窃取。
 
 - 剧盗[jù dào]
- 犹剧贼。
 
 - 朘盗[juān dào]
- 侵吞。
 
 - 强盗[qiáng dào]
- 1.以暴力夺人财物。 2.以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的人。亦泛指行为像强盗那样的人。
 
 - 勍盗[qíng dào]
- 犹强寇。多指强大的敌人。
 
 - 远盗[yuǎn dào]
- 防盗。
 
 - 偷盗[tōu dào]
- 1.偷东西。 2.指小偷。
 
 - 求盗[qiú dào]
- 古代亭长手下掌逐捕盗贼的亭卒。
 
 - 水盗[shuǐ dào]
- 出没于江河湖泊的盗匪。
 
 - 上盗[shàng dào]
- 大盗。
 
 - 窝盗[wō dào]
- 藏匿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