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附汤

黑附汤

活幼口议》卷十五:黑附汤

药方名称黑附汤

处方附子(炮,取末)2钱,白术1钱,南星(炮)1钱,甘草(炙)1钱,半夏1钱(汤洗7次)。

功能主治小儿慢脾痰盛,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小盏,加生姜3小片,大枣1个,煎至一半,去滓,通口以匙挑与服。所觉手足暖,其候渐省苏,即止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黑附汤

药方名称黑附汤

别名附子

处方附子(炮,去皮)3钱,木香1钱半,白附子1钱,甘草(炙)半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慢脾风盛,四肢厥冷。阴气极盛,胃气极虚,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不收,或身冷,或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5片,煎取其半,以匙送下。若手足暖而苏省,即止后剂。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猜你喜欢

  • 焦瘤膏

    药方名称焦瘤膏处方桑炭灰2升半,枣木灰2升半,黄荆灰2升半,桐壳灰2升半,荞麦灰(炒)2升半。制法上以沸汤淋汁5碗许,澄清,入斑蝥40个,穿山甲5片,乳香、冰片不拘多少(后入),煎作2碗,以瓷器盛之。

  • 槐花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槐花汤药方名称槐花汤处方槐枝花。功能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熬煎汤,以手熏之,及热后,将瓦松擦之,过一会以水洗之,又熏又擦,每日3-5次,不过2-3日全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治痘

  • 归龙酒

    药方名称归龙酒处方菊花半斤,当归半斤,枸杞1斤,龙眼肉3斤。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祛风明目。主用法用量火酒30斤,南酒20斤,泡21日。饮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龙蟠饮

    药方名称龙蟠饮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白豆蔻、丁香、木香、官桂、青皮、半夏、山楂、三棱、蚕砂、厚朴。功能主治小儿心中刺痛未愈,而痘随出,多因气逆或寒积所致。用法用量上用生姜、酒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

  • 琥珀定智丸

    药方名称琥珀定智丸别名琥珀定志丸处方南星半斤(先将地作坑,用炭10斤在坑内烧红,去灰净,用好酒10余斤倾在坑内,大瓦盆盖覆,周围以炭火拥定,勿令泄气,次日取出,为末),真琥珀1两(皂角水洗去油),大朱

  • 腻粉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腻粉膏药方名称腻粉膏处方猪脂(炼)六两,松脂半两,腻粉、胡粉、黄连(为末)、甘草(为末),各一两。炮制上件药,先以猪脂煎松脂,次入黄蜡二两,滤去渣,次下腻粉并四味,

  • 海桐皮洗剂

    药方名称海桐皮洗剂处方海桐皮60g,透骨草30g,乳香10g,没药10g,当归15g,花椒15g,红花15g,威灵仙30g,白芷15g,防风15g,甘草15g。功能主治皮肤瘙痒症。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

  • 葱姜煎

    药方名称葱姜煎别名葱姜饮处方葱10枝(去根叶),姜3钱。功能主治感冒。用法用量葱姜饮(《仙拈集》卷一)。《仙拈集》本方用法:好酒二碗,煎一碗半,热服。盖暖。春秋依此方,夏月葱、姜减半,冬月加炒黑豆二合

  • 伐阴汤

    药方名称伐阴汤处方缩砂7.5克 桂7.5克生姜15克甘草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解菌蕈毒。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 扁鹊陷冰丸

    药方名称扁鹊陷冰丸处方雄黄1两,真丹砂(别研)1两,矾石(熬)1两(将生矾石3两半烧之),鬼臼1两半,蜈蚣1枚(赤足者,小炙),斑蝥(去翅足)7枚,龙胆7枚,附子(炮)7枚,藜芦7分(炙),杏仁4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