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丸

香附丸

《中国药典》: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当归200g川芎50g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白术(炒)100g砂仁25g陈皮50g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普济方》卷三六六: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槟榔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黄牛肝散

    药方名称黄牛肝散处方黄牛肝1具,土瓜根3两,羚羊角屑3升,蕤仁3两,细辛6两,车前子1升。制法上6味药,合肝于瓶中,春、夏之月封之15日,冬月封之20日,出晒干,捣下筛。功能主治青盲积年。用法用量酒服

  • 八物煎

    药方名称八物煎处方党参、黄耆、玉竹、白术、山药、百合、燕窝、桂圆肉。功能主治劳碌伤气,音哑难言。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 倍香膏

    药方名称倍香膏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枯桑膏

    药方名称枯桑膏处方经霜桑叶10余斤(在树枯者更妙)。制法刷去叶上虫窠鸟粪,以清水洗过,置锅水煎,渐干渐加,至半日沥汁,去叶再熬半日,量加白蜜收膏。功能主治瘫痪。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临床应用瘫

  • 赤小豆饮

    药方名称赤小豆饮处方赤小豆半斤。功能主治箭头入肉不出。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令烂熟,绞取汁。每服1盏,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补脾和肝饮

    药方名称补脾和肝饮处方炒白芍5钱,炙甘草5分,云茯苓3钱,甜白术3钱(土炒),陈皮1钱,神曲1钱5分,车前子2钱。功能主治痢疾后肝燥脾虚,食物难克,溏泻不实。用法用量煨姜2钱、大枣3枚为引,水煎服。如

  • 骨填煎

    药方名称骨填煎处方茯苓3两,菟丝子3两,山茱萸3两,当归3两,牛膝3两,附子3两,五味子3两,巴戟天3两,麦门冬3两,石膏3两,石韦4两,人参4两,桂心4两,苁蓉4两,大豆卷1升,天门冬5两。制法上为

  • 通灵散

    药方名称通灵散处方蒲黄五灵脂各30克木通赤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次用12克,水煎沸后入盐少许,通口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二加龙骨汤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功能主治导火泄热,清上温下。主肾阳亏虚,虚火上浮。(女

  •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药方名称茯苓四逆加石脂汤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干姜3钱,茯苓3钱,附子3钱,石脂3钱(生研)。功能主治寒疫太阴泄利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