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解毒汤

防风解毒汤

外科正宗》卷二:防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桔梗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甘草1钱,石膏1钱,薄荷1钱,枳壳1钱,川芎1钱,苍术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风毒瘰疬。

用法用量水2钟,入灯心20根,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痘疹全书》卷下:防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毒汤

别名防风败毒散

处方防风薄荷荆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连翘木通枳壳、淡竹叶

功能主治辛凉透发。主温暖时出疹。

用法用量防风败毒散(《麻科活人》卷二)。《赤水玄珠》有灯心,诸药各等分,水煎服。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防风荆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连翘、淡竹叶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气,枳壳疏表,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以达肺经。仲淳曰:痧疹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肺,使痧疹发出,毒解则了无余蕴矣。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麻症集成》卷三:防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连翘薄荷前胡木通荆芥、力子、江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时温初期,斑疹未明发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痘科类编》卷三:防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1钱,地骨皮5分,生黄耆5分,白芍5分,荆芥穗5分,大力子5分。

功能主治汗散清解。主毒气散漫于皮肤,痘后遍身疮癣如芥如癞,脓水浸淫,皮肤溃烂,日久而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1大钟,煎至5分,温服。

或加升麻5分。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猜你喜欢

  • 单方葶苈散

    药方名称单方葶苈散别名葶苈散处方甜葶苈2两半(隔纸炒,令紫)。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肺痈咳唾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用法用量葶苈散(《普济方》卷一六二)。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一,名见《得效》卷五

  • 安肺汤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安肺汤药方名称安肺汤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芍药5分,熟地(酒蒸)5分,白术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麦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胶1钱2分。功能主治

  • 褐丸子

    《活幼口议》卷十七:褐丸子药方名称褐丸子处方萝卜子2两(微炒),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京三棱(炮)1两,黑牵牛1两半(半炒半生,煿尤佳),蓬莪术(炮)1两,胡椒半两,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

  • 菝葜饮

    药方名称菝葜饮处方菝葜(锉,炒)汤瓶内硷各30克乌梅60克(并核捣碎,焙干)制法上三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休。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摘录《圣济总录》

  • 清膈散

    《传信适用方》卷一:清膈散药方名称清膈散处方麻黄30克(去节)阿胶30克(炒)罂粟壳30克(蜜炙)乌梅肉30克杏仁15克(去皮、尖)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

  • 二生丸

    药方名称二生丸处方蚯蚓(去泥,瓦上焙)1两,熟附子1两,全蝎49个(炙),黑豆49粒,八角川乌1个。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附骨疽,鹤膝风,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开水送下。摘录《外科集腋》

  • 黄土丸

    药方名称黄土丸处方黄土1两,陈皮1两,木香1分,巴豆30粒(不去油)。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积在脾,面黄腹急,咬指甲,揉眉毛,搔口鼻,要吃泥土、灰炭、茶、纸。用法用量《古今医鉴

  • 椒术酒

    药方名称椒术酒处方苍术10两,川椒4两,老酒5斤。制法共贮瓶内,口用箬扎封固,安米在上,以重汤煮至箬上米熟为度。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用法用量初饮尽醉,盖暖出一身臭汗,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寄生丸

    药方名称寄生丸处方桑寄生1两(锉,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肤),芍药1两,地榆1两半(锉,炒),白龙骨1两半,鸡苏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血露不断。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

  • 观音普济丹

    药方名称观音普济丹别名乌金丸处方陈徽墨5钱(顶烟无麝者佳,先置烘箱烘软切开,再和后药研磨),百草霜5钱(微烘俟干透细罗),东天麻(透明者)4钱,广木香3钱(忌火)(上3味并忌泡水),飞面3钱(烘干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