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益母丸

调经益母丸

《成方便读》卷四: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

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血和血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气,使之补而不滞;香附、延胡行其气;蒲黄去其瘀;炮姜之温,以助药力,则虚者得补,而滞者可行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履霜集》: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母草8两(砂锅焙干),香附末2两(7制),人参2两,嫩黄耆3两(密水炒),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3两(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两(去皮,蜜水炒),陈皮3两,熟地3两,当归身3两,川芎2两,炒白芍2两,远志2两(去骨,水煮片时),酸枣仁3两(炒透),莲肉2两(去心烫)。

制法上为末,用龙眼肉6两,好黄酒制烂,杵羔和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病轻者,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下,或蜜汤下;有痰者,姜汤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炒白芍2两,川芎1两,制香附2两,桃仁1两,延胡索1两,炒蒲黄1两,干姜1两,益母膏8两。

制法将熟地捣烂,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7两。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主月经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猜你喜欢

  • 膈气丸

    药方名称膈气丸处方五灵脂3钱,阿魏3钱,猪胆汁3个。制法上将五灵脂研末,阿魏炖烊,入猪胆汁和丸晒干,叫童子吐涎,润湿透,再晒再吐润,如此8-9次晒干。功能主治痰膈。用法用量方中重子涎,可用竹沥代之。摘

  • 增损柴胡汤

    药方名称增损柴胡汤处方北柴胡人参甘草半夏陈皮川芎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 马明汤

    药方名称马明汤处方马明退1钱(随人壮少),青黛5分,大黄2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疳虫症。用法用量以水2合半,煎取1合,适寒温服。摘录《名家方选》

  • 干枣杏仁丸

    药方名称干枣杏仁丸处方干枣肉(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乌梅肉(焙)1两,甘草(炙,锉)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口舌干燥。用法用量每服1丸,不拘时候含化。摘录《圣济总

  • 桂姜饮

    药方名称桂姜饮处方乌梅肉10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临月胎上逼下,呕哕欲死。用法用量本方名桂姜饮,但方中无桂,疑为“梅姜饮”之讹。摘录《卫生鸿宝》卷五

  • 甘氏乌膏

    药方名称甘氏乌膏处方水银1两,黄连2两,墨2钱。制法上三物,猪膏和,熟研,调如脂。功能主治天下众创,医术不能愈,有虫者。用法用量敷。不过2-3即愈。摘录《医心方》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 豆蔻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豆蔻草果饮子处方肉豆蔻1个(煨),草果1个,槟榔1个,绵黄耆(捶,蜜炙)1钱,白茯苓1钱,白芍药1钱,白术1钱,甘草1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功能主治小儿痞气未解,重复取利,致之虚乏,腹肚(

  • 还原蛋

    药方名称还原蛋处方鸡蛋(白煮)、真象牙(末)。功能主治多年痔漏。用法用量以蛋蘸象牙末空心食之,每日2个,分2次食之。摘录《外科学讲义》

  • 糯米黄芪饮

    药方名称糯米黄芪饮处方糯米30克黄芪15克川芎5克制法将糯米、黄芪、川芎加水1000克,煎至500克,去渣即成。功能主治调气血,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摘录《太平圣惠方》

  • 养荣壮肾汤

    药方名称养荣壮肾汤处方当归6克防风1.5克独活桂心杜仲续断桑寄生各2.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感受风寒,腰痛不可转侧。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如服药二剂后痛未止,属肾虚者,可加熟地黄9克。摘录《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