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益牛膝丸

补益牛膝丸

《圣惠》卷四十一:补益牛膝丸

药方名称补益牛膝丸

别名菟丝子丸

处方牛膝1斤(去苗),生干地黄1斤,枳壳半斤(去瓤),菟丝子半斤,地骨皮半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须发皆生,永黑不白。主髭发黄白。

用法用量菟丝子丸(《圣济总录》卷一○一)。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牛膝丸”。《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上五味,将菟丝子、地骨皮枳壳捣罗为末,以牛膝地黄汁和作饼子,晒干,再捣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早食后温洒下;如心中热米饮下。

注意忌生葱、萝卜、大蒜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医方类聚》卷二○四引《修真秘诀》:补益牛膝丸

药方名称补益牛膝丸

处方牛膝(去苗,酒浸)、干地黄(酒浸,蒸)、枳壳(酒浸,麸炒黄,去瓤)、地骨皮(酒浸)、菟丝子(酒浸,焙干,别杵)、远志(酒浸,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或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固元益神,进食,壮筋骨。主

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四引《修真秘诀》

猜你喜欢

  • 沉香不二丸

    药方名称沉香不二丸处方沉香2分,广木香2分,荜茇2分,枳壳2分,官桂2分,厚朴2分,桔梗2分,丁香2分,干姜2分,陈皮5分,青皮5分,砂仁5分,豆蔻5分,草果5分,神曲5分,巴豆4分(去油)。制法上为

  • 除湿饮

    药方名称除湿饮处方苍术(炒)白术(炒)地骨皮白鲜皮白附子五加皮僵蚕(炒)秦艽连翘白芷羌活各3克防风3克蝉蜕9克 生草3克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祛风止痒。主身受潮湿,遍体瘙痒,或起疙瘩,或成疥疮。用法用量加

  • 金沙益散

    药方名称金沙益散处方真川郁金2钱,海金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乳伤脾胃,致使清浊不分,尿如白浊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灯心汤调服,加六一散3钱。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 榉皮洗眼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榉皮洗眼方药方名称榉皮洗眼方处方榉皮(去粗皮,切)30克 古钱7枚功能主治治目中飞血赤脉。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25毫升,煎取105毫升,去滓热洗,冷则再暖。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独活败毒散

    药方名称独活败毒散处方独活、木通、柴胡、黄芩、桔梗、枳壳、甘草、钩藤、广皮、苏梗。功能主治外感胁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 小菊花膏丸

    药方名称小菊花膏丸处方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小儿两目红赤湿烂。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或为膏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橘皮煎圆

    药方名称橘皮煎圆处方当归(去芦.先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

  • 鬼代散

    药方名称鬼代散别名鬼代丹处方地龙(去土,炒)。制法上为细末。每服3钱,温酒调下。后用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杖疮。用法用量鬼代丹(《普济方》卷三○五)。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医林方》

  • 葶苈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葶苈汤药方名称葶苈汤处方葶苈子(隔纸炒)22克槟榔(锉)15克桑根白皮(炙,锉)22克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朴消22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