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骨浸酒

虎骨浸酒

《圣惠》卷七:虎骨浸酒

药方名称虎骨浸酒

处方虎胫骨2两(涂酥,炙黄),熟干地黄2两,续断1两,赤箭1两,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丹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萆薢1两(锉),芎?1两,酸枣仁1两(微炒),山茱萸1两,五味子1两,漏芦1两,五加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仙灵脾1两,骨碎补1两,荆芥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桐皮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木香1两,乌蛇1条(重5两,用无灰酒浸3宿后取出,去头尾皮骨,炙微黄)。

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行立无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骨酒”。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二十五:虎骨浸酒

药方名称虎骨浸酒

处方虎胫骨半斤(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2两,石斛(去根)1两,独活1两,防风(去芦头)1两,牛膝(去苗)1两,丹参1两,桂心1两,当归1两,萆薢1两,芎?1两,酸枣仁(微炒)1两,山茱萸1两,仙灵脾1两,五加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骨碎补(去毛)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白蒺藜(微炒,去刺)1两,乌蛇2条(重半斤者,酒浸,去皮骨,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以好酒2斗,于瓷瓮中浸7日,密封。

功能主治风气攻注,腰脚骨髓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日午、近晚各温饮1盏,常令醺醺,以愈为度。

注意忌生冷、油腻、猪、鸡、粘滑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圣惠》卷二十六:虎骨浸酒

药方名称虎骨浸酒

处方虎胫骨5两(涂酥,多令黄),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微炒),猪椒根1两,五加皮2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丹参1两,芎?1两,桂心1两,地骨皮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以清酒1斗5升浸7日。

功能主治肝劳,肢节疼痛,筋脉挛缩。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暖饮1盏。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解热消暑散

    药方名称解热消暑散处方青蒿1两,干葛1钱,香薷1钱,茯苓1两,白术3钱,白扁豆2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感犯暑邪,上吐下泻。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青蒿、茯苓为君,青蒿最能解暑而去热,一物而两用之,引其暑热尽

  • 九仙夺命丹

    《古今医鉴》卷五:九仙夺命丹药方名称九仙夺命丹处方南星(姜制9克半夏(姜制)15克 枯明矾 15克枳壳(麸炒)30克厚朴(姜制)15克人参9克木香12克 豆豉(洗)30克甘草9克阿魏9克 糖球子15克

  • 经效苦楝丸

    药方名称经效苦楝丸处方苦楝子4两,川芎2两。制法上为末。熟煮猪膘,烂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黄瘦疳。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常山白虎汤

    药方名称常山白虎汤处方常山6g,草果6g,桂枝6g,石膏24g,知母12g,生甘草3g,粳米1杯,雄黄0.6g(研吞)。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祛痰抗疟。主温疟。壮热,汗出不畅,骨节酸痛,少气烦冤,口渴引冷

  • 安幼汤

    药方名称安幼汤处方当归3钱,荆芥1钱,元参3钱,陈皮3钱,熟地3钱,麦冬3钱,生甘草5分,生地1钱,黄连1分,丹皮1钱,贝母3分。功能主治助正气。主小儿出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柏枝油

    药方名称柏枝油处方柏枝(干者)椒红半夏各9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脱发。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入蜜少许,再煎一二沸。每用时人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两次。摘录《杨氏家藏方

  • 藁本散

    《圣济总录》卷十一:藁本散药方名称藁本散处方藁本(去苗、土)蒺藜子(炒去角)人参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各23克枳壳(去瓤,麸炒)防风(去叉)威灵仙各1。5克防己7.5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细散。功

  • 经验调气方

    药方名称经验调气方别名调气汤处方人参2两,赤茯苓(去皮)2两,淡木瓜2两,麦门冬2两,白术2两,白芷2两,半夏(汤洗)2两,陈皮1斤,厚朴(姜制,炒)1斤,青皮(去白)1斤,甘草1斤,香附子(炒去毛)

  • 黄耆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黄耆散药方名称黄耆散处方黄耆(蜜炙)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桔梗(炒)白芍药各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咳嗽、咯血成劳,肌体消瘦,四肢倦怠,脚无

  • 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豆蔻散药方名称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皮)一斤,生姜(切作片)二斤,甘草八两。炮制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