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龙胆散

草龙胆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川芎(不见火)、香附(炒.去毛),各四两;龙胆草(洗.去芦)、草决明子(微炒)、甘草(炙)、木贼(洗净.去节)、菊花(去梗),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上焦受于风热,气毒攻冲,眼目暴赤,碜涩羞明,肿痛多眵,迎风有泪,翳膜攀睛,僜肉隐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麦门冬熟水入砂糖少许同调,食后服,或米泔调服亦得,食后或临睡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草龙胆,各六两;赤芍药半斤,甘草(炙)、羌活防风(去叉枝),各三两;菊花(去枝)半两,茯苓(去皮)四两。

炮制上捣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睑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患,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别名龙胆草散(《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草龙胆各180克赤芍药250克甘草(炙)羌活防风(去叉枝)各30克菊花(去枝)15克茯苓(去皮)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冲,眼暴赤肿痛,睛疼连眶,睑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视损伤眼力,或风砂尘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及临卧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活幼心书》卷下: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草龙木贼(去节)荆芥菊花防风(去芦)草决明(半生半炒)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暴赤火眼,昼夜涩痛,作肿泪多。

痛甚者,加羌活乳香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三六六: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草龙胆、钩藤枳壳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牙根宣露。

用法用量水煎,日日灌漱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局方》卷七(续添诸局经验秘方):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6两,草龙胆6两,赤芍药半斤,甘草(炙)3两,羌活3两,防风(去叉枝)3两,菊花(去枝)半两,茯苓(去皮)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暴赤肿痛,风气热上冲,睛疼连眶,脸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劳瞻视,役损眼力,风砂尘土,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及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胆草散”。

摘录《局方》卷七(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袖珍》卷三引《圣惠》:草龙胆散

药方名称草龙胆散

处方龙胆草(洗,去头)2两,菊花(去梗)2两,木贼(洗净,去节)2两,草决明(微炒)2两,甘草(炙)2两,香附子(炒,去毛)4两,川芎(不见火)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焦受于风热,气毒攻冲眼目暴赤,碜涩羞明,肿痛多眵,迎风有泪,翳膜攀睛,胬肉隐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麦门冬熟水,入砂糖少许同调,食后服;或米泔调下亦得。

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猜你喜欢

  • 疔疮锭子

    药方名称疔疮锭子处方苍耳半钱,白芷半钱,甘草半钱,雄黄半钱,硇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活蛤蟆挤出脑髓,和五味酥为锭子,五月五日午时修合。功能主治疔疮。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 倍参生化汤

    药方名称倍参生化汤处方川芎3钱,当归4钱,荆芥4分,桃仁10粒,人参3钱,肉桂5分(2帖后去之),炙甘草5分,枣2枚。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形脱汗多,气促。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汗多,加黄耆、人参各3钱;渴

  • 加减平疟养脾丸

    药方名称加减平疟养脾丸处方黄耆(炙)1钱,人参1钱,白术1分,当归1分,白茯苓1分,半夏曲1分,黄芩1分,陈皮1分,常山1分,鳖甲(九肋者,醋炙)1分,使君子肉1分,柴胡7分,草果仁7分,厚朴(姜汁炒

  • 攻寒汤

    药方名称攻寒汤处方高良姜1两,桂心1两,甘草3两。功能主治复阳气,逐寒邪,辟瘴疫。主用法用量将姜、桂碎锉,以清油半两煎,不住搅,候焦褐色,取出,旋放冷,3味同为末。空心沸汤入盐点服。摘录《普济方》卷一

  • 宣化饮

    药方名称宣化饮处方新会皮大腹皮炒麦芽前胡各4.5克 炒萝卜子9克 小青皮3克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痧症因于食积者。用法用量先用小山楂30克,煎汤代水,以此煎药,去滓,稍温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补肾肉苁蓉丸

    药方名称补肾肉苁蓉丸处方肉苁蓉2两(酒浸,去皴皮,微炒,炙),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熟干地黄2两,山茱萸3分,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薯蓣3分,牛膝1两(去苗),石南3

  • 利膈化痰丸

    《袖珍》卷一:利膈化痰丸药方名称利膈化痰丸处方白术4两,皂角(去皮弦子)3两,生半夏(切)、白矾2两(研)。制法上将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矾,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

  • 地黄膏

    《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地黄膏药方名称地黄膏处方生地黄(研如膏)木香(为末)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臂臼脱出,局部肿痛;及痈肿来破者。用法用量视肿处大小,将生地黄膏摊纸上,再将木香粉撒布地黄膏上,然后再摊一

  • 冷金膏

    药方名称冷金膏处方油1升,杏仁(去皮尖双仁)半升(炒焦,捣碎),乱发灰5两,黄柏3两(末),石灰半两,黄狗脂少许,鼠1枚(去皮,切)。制法先熬油,次下鼠及发,待鼠肉尽,即去鼠骨又煎,入诸药,更煎令黑色

  • 黄连阿胶丸

    《卫生宝鉴》卷十六:黄连阿胶丸药方名称黄连阿胶丸处方阿胶(碎炒)30克黄连90克茯苓60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调血,燥湿止痢。治热痢,诸痔。用法用量每服3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