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芥汤

荆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五○: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别名独活

处方荆芥独活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不省。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牙关紧,用白梅蘸脑子搽便开。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普济方》卷三○一: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黄柏

功能主治玉茎上生疮。

用法用量先用上药煎汤,洗患处;后用黄白真蚌粉荆芥青黛为末,干掺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普济方》卷一八八引《经验良方》: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连根。

功能主治吐血、咯血,九窍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洗净捣汁,半盏饮之;或以穗为末,熟水调,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经验良方》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好茶。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上为散。水煎,洗痔。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

《得效》卷六: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楮树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痢、血痢,或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治血崩,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血痢,则为末,冷醋调,徐徐呷服;白痢,热醋调下。

摘录《得效》卷六

《直指》卷二十一: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脑荷、升麻细辛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齿痛。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以沸汤点,漱口含咽,并擦牙。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鸡峰》卷十六: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浓煎,绞汁)半升。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风邪入中,牙关紧急,手足瘈疭,项强目直视,脉紧大者。

用法用量上汁顿服;再将荆芥浓煎汤,置盆内,令病人坐在上,熏之淋之。

摘录《鸡峰》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五味子1两,石膏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咳嗽痰壅,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鸡峰》卷二十四: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薄荷叶1两,荆芥穗1两,牛蒡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瘙痒成瘾疹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不拘多少(生锉)。

制法上为粗末,用水2-3碗,入瓶内。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先用枯药涂,再常常水煎,洗患处。如用了,依旧入瓶内用火煨之,可用3-5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地骨皮3两,何首乌3两,荆芥穗、苦参、海桐皮2两,草乌头1两。

功能主治臁疮。

用法用量方中荆芥穗、海桐皮用量原缺。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三因》卷十六: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别名甘桔汤、三神汤、荆芥

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壅肺,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则痛甚。

用法用量甘桔汤(《易简方》)、三神汤(《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济生》)、荆芥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澹寮方》。

摘录《三因》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两,芎藭1两,细辛(去苗叶)1两,威灵仙(洗,锉)1两,甘草(炙)1两,皂荚半两(不蚛者,去皮,涂酥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血气壅滞,身体生疮,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症因脉治》卷三: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

功能主治辛凉散表。主表有湿热,腹胀大,身热,脉浮。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治痧要略》: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8分,陈皮8分,香附8分,枳壳8分,薄荷8分,红花8分,郁金2分。

功能主治痧因于气郁者。’

用法用量水煎,稍冷服。

食滞,加莱菔子;痰多,加白芥子;气壅,加乌药;血壅,加桃仁红花;心烦热,加山栀;伤暑,加青蒿、银花。

摘录《治痧要略》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半斤,臭橘半斤,厚朴(去粗皮)半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痔疼痛,连阴湿痒。

用法用量每用2两,水5升,煎取3升,避风处淋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半两,木香半两,芍药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半夏生姜自然汁制,焙干)半两,乌药半两,芎藭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肢体羸瘦,饮食减少,疼痛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治疹全书》卷下: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防风川芎乌药薄荷藁本桔梗黄芩苍耳子、石菖蒲

功能主治疹潮时被寒风吹入鼻内,热毒不散,结于肺窍,致鼻塞不闻香臭。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名家方选》: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8分,麻黄8分,桂枝

功能主治风疹,恶寒发热者。

用法用量方中桂枝用量原缺。

摘录《名家方选》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防风朴消

功能主治翻花痔,肿溃不堪者。

用法用量先将上药煎汤,洗息处;次用木鳖子散调敷。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痧胀玉衡》卷下: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别名金五、五号观象方

处方荆芥1钱,防风1钱,川芎3分,陈皮8分,青皮8分,连翘8分。

功能主治痧有郁气不通者;阳瘀,手足暖,腹痛者。

用法用量金五(《痧症全书》卷下)、五号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食不消,加山楂莱菔子;心烦热,去川芎,加黑山栀;有积,加槟榔;痰多,加贝母、白芥子;气壅,加乌药香附;血壅,加桃仁红花;郁闷不舒,加细辛;食积,加三棱莪术;大便不通,加枳实大黄;暑热,加香薷、紫朴;小便不通,加木通泽泻;喉痛,去川芎,加薄荷射干、大力子;咳嗽,加桑皮、马兜铃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普济方》卷十五引《圣惠》: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钱,牡丹皮(去心)1钱,川芎1钱,蔓荆子1钱,柴胡(去毛)1钱,羌活1钱,鳖甲(醋炙)1钱,天灵盖(酥炙,炒黑色)1钱,沉香1钱,甘草1钱,当归1钱,连翘子半两,秦艽3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男子肝脏壅热,血气皆滞,有所劳伤,肝家自感风劳之气,筋脉羸弱,目视昏暗,欲睡还觉,常多瞋怒,头旋目晕,面色青,浑身痿瘁,口中多涎,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先煎令沸后,入药末,一搅便泻出,食后、临卧时和滓服。一方,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十五引《圣惠》

圣济总录》卷十二: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4两,旋覆花4两,前胡(去芦头)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1两,芍药1两,芎藭1两,半夏(汤洗7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气肌肉瞤动,头目昏眩,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葱白3寸,鸡苏3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4两,前胡(去芦头)3两,旋复花3两,甘草(炙)2两,白术1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1两,麻黄(去根,不去节)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初得1-2日至3日,头痛痰逆,肢体烦躁,恶风,身热憎寒。

用法用量再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4两,木通4两,羌活1两,芎藭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1两,独活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憎寒壮热,四肢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御医撮要》: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10穗,川椒7粒,盐1分。

功能主治牙齿风,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先以盐于铫子中炒,以水3大盏,煎10余沸,热含冷吐。

注意忌猪、鱼、酱、蒜、面、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御医撮要》

圣济总录》卷一○八:荆芥汤

药方名称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1两,防风(去叉)1两,甘菊1两,旋复花1两,芎藭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1两,石膏2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热毒气,攻冲阳经,头痛目疼,连绕眉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猜你喜欢

  • 甘草干姜人参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人参汤处方甘草4两,干姜2两,人参1两,大枣3个。功能主治肺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因证治》卷三

  • 荡皮丸

    药方名称荡皮丸处方参苏饮合秘传降气汤加五味子、乌梅、桑白皮、红枣。功能主治肺壅咳嗽,痰实久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不宜卒止。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 扶中丸

    药方名称扶中丸处方茯苓6两,洋参4两,大麦芒4两,苡仁3两,制附子1两,萝卜子8钱,大黄8钱,甘草3钱,白术5钱,雷丸5钱,肉桂5钱。制法各取净末和匀。功能主治经年膨胀。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 乳香犀角丸

    药方名称乳香犀角丸处方乳香(研)、犀角(镑)、自然铜(火煅醋淬)、附子(生.去皮脐),各一分。没药(研)、木香、蔓荆子、草乌(炮.去皮尖)、人参、丹砂(研)、铁砂(水洗十次.用醋一盏.煮干盘内.炒出烟

  • 和中解托汤

    药方名称和中解托汤处方柴胡1钱,干葛1钱,山楂1钱,泽泻1钱,陈皮8分,甘草3分,生姜、大枣。功能主治外感之症,手足厥冷,恶寒淅沥,肢节酸疼,有似阳微者;口渴欲饮,舌上微苔,有似阴弱者。用法用量方中生

  • 甘蚕豆

    药方名称甘蚕豆处方甘草3钱,大蚕豆30粒。功能主治阴发背。用法用量水2碗,煮1碗,取蚕豆去皮食。摘录《仙拈集》卷四引《要览》

  • 回阳小浴法

    药方名称回阳小浴法处方川乌沉香紫梢花蒺藜蛇床子(酒浸)菟丝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用1丸,用汤900毫升,椒15克,葱3握,同煎至600毫升,去葱、椒,

  • 茯苓皮汤

    药方名称茯苓皮汤处方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叶6克功能主治利湿分消。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

  • 八味膏

    药方名称八味膏处方八味丸药料。制法熬膏。功能主治肝虚不能克制肾水,水泛为痰,吐而不咳者。用法用量贴脐下。摘录《理瀹》

  • 鸡眼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鸡眼膏药方名称鸡眼膏处方荸荠(线穿阴干)火丹草(阴干)蟾酥蓖麻子桃仁穿山甲三棱红花莪术天南星各6克鳝鱼血100毫升(阴干,为末)鸡肫皮(不见水)10个河豚眼(阴干)10枚 虎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