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子散

紫苏子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紫苏子散

药方名称紫苏子散

处方紫苏子(微炒)、萝卜子(微炒)、诃黎勒皮、杏仁(去皮.尖.麸炒黄)、人参(去苗)、木香,各半两;青皮(去白)、甘草(炙微赤),各一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啼气未定,与乳饮之,与气相逆,气不得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以水一盏,入生姜钱少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紫苏子散

药方名称紫苏子散

处方紫苏子(微炒)木香诃黎勒皮 萝卜子(微炒)杏仁(汤漫,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去芦头)各1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青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壅闷,不欲乳食;大人膈噎上气咳逆,或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饮食毕便怒,以致与气相逆,遂成膈噎之候。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 黄芩白芷散

    药方名称黄芩白芷散处方当归、黄芩、防己、防风、川芎、白芷、蒺藜、石决明、草决明、桔梗、青葙、蒙花、茺蔚子、菊花、木贼、知母、赤芍药。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血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用法用量食后茶清下

  • 拌肝散

    药方名称拌肝散处方茵陈1两,犀角屑半两,石斛半两(去根,锉),白术3分,赤芍药半两,柴胡3分(去苗),缩砂半两(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桔梗3分(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肉桂3分(去皱皮),

  • 枣参丸

    药方名称枣参丸处方大南枣10枚(蒸软,去皮、核)人参3克制法上药用布包,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功用】补气。用法用量每次1丸,温开水送下。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七引《醒园录》

  • 羚羊角汤

    《医醇剩义》卷四:羚羊角汤药方名称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6克龟版24克 生地18克白芍3克 丹皮4.5克柴胡3克薄荷3克菊花6克夏枯草4.5克 蝉衣3克 红枣10枚 生石决24克(打碎)功能主治治肝阳上亢

  • 归连散

    药方名称归连散处方黄连(拣净)、黄柏、当归、干姜(炮)各等分。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脓血频并,后重,腹痛,饮食不下,以至危困。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2小盏,加乌梅1个(切碎),同煎至1盏,

  • 白前酒

    药方名称白前酒处方白前100g 白酒500ml炮制将白前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功能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

  • 大三黄丸

    药方名称大三黄丸处方大柏皮4钱,黄连4钱,山豆根4钱,黄芩4钱,滑石2钱,黄药2钱,硼砂2钱,脑子1钱,麝香1钱,甘草各1钱,百草霜4钱。制法上为末,新汲井华水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上焦壅热,咽喉

  • 川连戊己汤

    药方名称川连戊己汤处方白芍药甘草川黄连功能主治主脾实腹胀,肚腹时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护膜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护膜散药方名称护膜散处方白蜡白及各等分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毒散结,生肌护膜。治痈疽生于胁肋、腰腹空软之处,不论将溃已溃,有透膜之变者。用法用量轻剂3克,中剂6克,大剂9克,黄

  • 上清川芎丸

    药方名称上清川芎丸处方川芎225克薄荷450克桔梗225克防风75克甘草幻克细辛15克砂仁10个 脑子1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荔枝核大。功能主治治风热头痛,胸闷咳嗽。用法用量临卧噙化。摘录《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