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蔹膏

白蔹膏

《鬼遗》卷五: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2两,黄连2两,生胡粉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溶脂调和。

功能主治皮肤中热痱,瘰疬。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3两,白芷3两,芎藭2两,大黄2两,黄连2两,当归3两,黄柏2两,豉8合(炒),羊脂3两,猪脂2升。

功能主治痱,瘰疬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二脂合煎,纳诸药,微火煎,膏成去滓,候凝。敷之。

摘录《鬼遗》卷五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3两,甘草(炙)3两,青木香3两,芍药3两,大黄3两,玄参3两。

制法上为散,以少酢和稀糊。

功能主治瘰疬息肉结硬。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圣济总录》作“莽草”。

注意猪肉、五辛、热肉、饮酒、热面。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半两,白石脂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更研极细,以鸡子白调和,稀稠得所,瓷盒盛。

功能主治面粉隳。

用法用量每临卧涂面上,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半两,羊粪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捣如膏。

功能主治狐尿刺,久不愈。

用法用量封裹疮上,一复时其刺自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1两,白及1两,白芷1两,突厥子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酥5两煎为膏。

功能主治风牵睑出外障。

用法用量早晨涂在眼睛内;夜半涂亦得。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普济方》卷三一三: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白及、白僵蚕当归大黄乳香桃枝柳枝槐枝桑枝皂荚枝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每用香油1斤,入前药浸3宿,缓火熬,以焦黄色为度,滤去滓,加黄丹半斤,候油欲再滚,即掇锅于地上,用槐枝频搅匀,滴水中不散为度。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肿毒。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三

《眼科全书》卷四: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白及白芷白蔹皮、石决明牛蒡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牛脂熬,将末入内,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风牵出睑外障。

用法用量早,晚以膏搽于睑胞。屡用有效。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面2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两。

制法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收敛除湿,解毒止痒。主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圣惠》卷十四: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3分,矾石半两(生用),白石脂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制法上为细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匀,后入新鸡子白1枚,酥2两相和,研为膏,入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伤寒豌豆疮愈后,满面疮瘢久不没。

用法用量每夜取涂面上,来日以温浆水洗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白蔹膏

药方名称白蔹膏

处方白蔹1两,白及1两,白蜡3两,黄耆1分,麝香(研)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药1分,丁香1分,麻油半斤。

制法上药除油并研药外,并锉细,先用油煎10余沸,即下锉药,候黄耆赤黑色,用绵滤过,慢火煎10余沸,次下诸研药。搅不住手,候凝成膏,于瓷器中盛,下麝香搅令匀。

功能主治唇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贴患处,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猜你喜欢

  • 连翘消肿汤

    药方名称连翘消肿汤处方连翘3钱,防风3钱,荆芥3钱(炒),巴戟天5钱(去心,盐水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当归3钱,川芎1钱半(炒),川膝1钱半。功能主治一切鹤膝风,两膝肿痛,不能行走,昼轻夜重。用

  • 滋阴百补丸

    药方名称滋阴百补丸处方香附子5C0克(炒,去毛,分四制,酒浸125克,盐水浸125克,醋浸125克,童便浸125克,俱炒,焙干)益母草250克(端牛:日采,去土)当归180克(酒洗)川芎120克 熟地

  • 小定风珠

    药方名称小定风珠处方鸡子黄1枚(生用)真阿胶6克 生龟版18克 童便1杯 淡莱9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熄风降逆。治温邪久羁下焦,消烁肝肾阴液,虚火上冲,发为痉厥呃忒,脉细而劲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一升,先

  • 萆薢耆附汤

    药方名称萆薢耆附汤处方萆薢5钱,人参1钱半,附子1钱半,桂枝1钱半,当归1钱半,干姜1钱半,黄耆1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霉疮鼻柱溃蚀。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霉疮证治秘鉴》卷下

  • 赤小豆丸

    《鸡峰》卷十三:赤小豆丸药方名称赤小豆丸处方赤小豆1两,好硫黄1两,附子半两(生)。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腹胀。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醋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三《普济方》卷一

  • 木香橘皮丸

    药方名称木香橘皮丸处方木香7.5克丁香7.5克 陈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乌梅(连核用)各30克肉桂(去粗皮)15克 缩砂仁15克黑牵牛(微炒)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含沙散

    药方名称含沙散处方生大黄6两,公丁香1两5钱,明天麻3两,牙皂角3两,丹砂4两,明雄黄4两,麻黄3两,冰片3钱,麝香3钱,苍术3两,蟾酥1两,香白芷3钱,草果仁1两5钱。制法上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

  • 蟾蜍膏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蟾蜍膏药方名称蟾蜍膏处方蟾蜍1个(去头用),石硫黄(别研)半两,乳香(别研)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露蜂房1个(烧灰用)。制法上为末,用清油1两,调药末,入瓷碗盛,于铫

  • 黑金膏

    《圣惠》卷六十三:黑金膏药方名称黑金膏处方桂心1分,芎?1分,当归1两,木鳖子1分(去壳),乌贼鱼骨1分,漏芦1分,白及1分,川乌头1分(生,去皮脐),鸡舌香1分,木香1分,白檀香1分,丁香1分,松脂

  • 点眼地黄膏

    药方名称点眼地黄膏处方生地1合,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制法用地黄捣自然汁和成饼子。功能主治被物撞打,及风热暴赤肿痛,目热泪出。用法用量用时衬纸点眼上。如火烧汤泼,再加黄芩、山栀、大黄各等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