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散子

白散子

中藏经》: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附子大香附子各15克(炒)黑牵牛60克(半生,半炒令熟)半夏7.5克(姜炙)大甘遂7.5克(以大麦炒,候麦黄赤色,去麦不用。须极慢火炒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适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三五行,泻出恶物即愈,次用清凉膏贴之。

摘录中藏经

普济方》卷三五五: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川乌(去皮脐)1两,南星1两,半夏1两,白附子1两,羌活5钱,黄芩5钱。

制法上生用,锉散。

功能主治产后痰血结滞,发为寒热,心胸如火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1钟半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牡蛎3两(煅,研),寒水石1两半(煅,研),天南星(炮)1分,白僵蚕(炒,去丝嘴)1分,龙骨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疼痛,生肌肉,灭瘢痕。主破伤风。

用法用量掺疮上。

注意避风将息,勿令着水。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三因》卷十五: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晋矾不拘多少(煅)、轻粉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妬精疮,痒不可忍,皮肤诸疮,手抓疽疮,漏疮。

用法用量掺疮上。如治漏疮,每挑1钱,入黄柏末1钱、轻粉半钱。

摘录《三因》卷十五

《三因》卷十二: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附子1枚(煨熟,新水浸1时久,去皮脐,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年咳嗽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沙蜜2钱,水1盏,煎7分,通口服。

摘录《三因》卷十二

《三因》卷二: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别名白散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桂府半两,滑石半两,园白半夏(汤洗21次)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呕吐痰沫,头目眩晕,上实下虚,真阴耗竭;兼治阴证伤寒,六脉沉伏,昏不知人;霍乱吐泻,饮食不进,小便淋沥不通,眼赤,口疮,咽喉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2盏,加生姜7片,蜜半匙,煎7分,空腹冷服。

霍乱,加藿香;小便不利,加木通、灯心、茅根煎。

摘录《三因》卷二

中藏经·附录》: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附子半两,大香附子半两(炒),半夏1分(姜制),黑牵牛2两(半生,半炒令熟),大甘遂1分(以大麦炒,候麦黄赤色,去麦不用,须极慢火炒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2钱,量患人虚实加减,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1两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3-5行,泻出恶物即愈,次用青凉膏贴之。气盛者1服2钱,余更裁度。

摘录中藏经·附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栝楼根、知母(焙)、贝母(去心)、甘草(炙,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煎黄蜡、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白散子

药方名称白散子

处方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

功能主治护胎。主妊娠伤寒。

用法用量鸡子清调涂在纸花上,纸可碗口大,贴在脐下胎存处,干即以温水润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猜你喜欢

  • 和胃二陈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和胃二陈煎药方名称和胃二陈煎处方干姜(炒)3~6克砂仁1.2~1.5克陈皮半夏茯苓各4.5克 炙甘草2.1克功能主治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嗳气时作。用法用量用水300毫

  • 玉屏桂枝汤

    药方名称玉屏桂枝汤处方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主脾肺气虚,外

  • 防风饼

    药方名称防风饼处方防风(去叉)半两,鸡冠花半两,续断半两,甘草(炮)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末,以油饼剂3个,入药3钱匕,分做3个油饼。功能主治肠风泻血。用法用量早晨、日午、近晚以淡粥送下。

  • 丁萸六均汤

    药方名称丁萸六均汤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吴萸、姜。功能主治寒盛呕吐。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补中参附汤

    药方名称补中参附汤处方黄耆6钱,白术6钱,广皮2钱,升麻2钱,柴胡2钱,泡参2两,秦归2钱,炙甘草2钱,肉桂1钱,附片3钱。功能主治补正。主瘀积日久,正虚邪实,身体羸弱,饮食不思,头晕目眩,神疲懒言,

  • 竹叶芍药汤

    药方名称竹叶芍药汤处方竹叶45克赤芍药甘草(炙,锉)各30克阿胶(炙燥)90克当归(切)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

  • 败毒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败毒汤药方名称败毒汤处方紫草半两,板蓝根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斑疮,毒气不快。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8分,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临证医案

  • 橘红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四:橘红汤药方名称橘红汤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瓤,锉)。功能主治诸吃噫,干呕。用法用量以水1升,煎之5合,通热顿服。更加枳壳1两(去瓤,炒)同煎

  • 芎归丸

    药方名称芎归丸处方川芎当归神曲(炒)槐花(微炒)黄耆地榆各15克荆芥穗 头发(烧存性)木贼阿胶(炒)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疮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 金仙膏

    《理瀹》:金仙膏药方名称金仙膏别名开郁消积膏处方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