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凤膏

白凤膏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黑嘴白鸭1只 大京枣1千克 参苓平胃散500克 陈煮酒1大瓶

功能主治补髓生津,和血顺气。一切劳证,形体虚惫,咳嗽吐痰咯血,日晡潮热,肌肉消瘦,气衰言微者。

用法用量上先将鸭扎缚其脚,却量患人饮酒多少,随量倾酒在器中,烫温,将刀于鸭项上割开,沥血于酒内,搅匀,一气饮之。又将鸭干捋去毛,就胁下开一孔,取出肠杂,以纸拭干,将枣子去核,每个实填参苓平胃散末,以麻布扎定,填于鸭肚中,用砂糖甏一个,放鸭在内,四遭炭火慢煨,一瓶煮酒作三次添入,直至熬酒干为度,取起,次第食之,尽此一鸭。

备注本方所治劳证,为肺肾阴虚,精血亏损,而又元气极虚,脾胃不和所致。方中黑嘴白鸭为君,先取其血饮之,宜人肺经,润补其肺;继取其肉食之,补肺肾,益精髓,退骨蒸,化虚痰,止咳嗽。虚劳而至气衰言微,急须补元气,益脾胃,故用人参大枣茯苓为臣;更用平胃散为佐,取其消导和中,使鸭肉、参、枣补而不腻,有补中寓消之义。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顾松园医镜》卷十一: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乌嘴凤头白鸭1只。

功能主治滋阴除热,化痰止嗽。主虚劳,内热骨蒸,咳嗽痰白。

用法用量令饿透,将二地、二冬、青蒿鳖甲、骨皮、女贞子各4两共为末,每糯米1升,用药1两同煮,连汤水与食,令极肥,宰血,陈酒冲服;将鸭去毛,挖净肚杂,如常用甜白酒加盐煮烂,空心食之更妙,食完再照上法用之;若作丸服,仍用前药1料为细末,入鸭腹中,麻线扎定,以清白人溺煮烂,去骨,捣为丸服。

注意虚劳之人,所宜常食。

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一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黑嘴白鸭1只,大京枣2升,参苓平胃散1升,陈煮酒1大瓶。

功能主治复其真元。主一切劳,大怯及虚甚惫,火乘金位,嗽吐痰咯血、发热者;少年禀气不足,因饮食饥饱所伤,致成虚损,形体羸弱,日哺潮热,腹胀气急,脉来弦数者。

用法用量其血酒直入肺经,滋补其肺,宁止其嗽。

各家论述《十药神书》陈修园按:怯而日久,虚极而惫,而且咳嗽不已,则肺日因嗽而动扰矣。吐痰不已,则肺因痰而壅滞矣。咯血发热,壮火食气,不特肌肉消瘦,而且气衰言微矣。此为极症,恐非无情之草木所能治。故用黑嘴白鸭一只为君,盖以毛白者味较清而入肺,嘴黑者骨亦黑而入肾,取金水相生之义,亦资异类有情之物以补之也。最妙入京枣2升,取其甘温以补胃;平胃散1升,取其消导以转胃。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安则脏腑俱安,与保真汤佐以厚朴同义。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猜你喜欢

  • 离骨丹

    《青囊秘传》: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急性子1钱,白砒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拔牙。主用法用量少许点之。注意不可咽下。摘录《青囊秘传》《喉科心法》卷下:离骨丹药方名称离骨丹处方刺猬皮1全张(连刺,按

  • 点眼砂

    药方名称点眼砂别名人马平安散(《张氏医通》卷十五)、诸葛行军散(《卫生鸿宝》卷一)。处方冰片麝香雄黄朱砂各1.5克 焰消3克制法共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主时疫毒气,痧胀腹痛。用法用量男左女右,以

  • 护肛方

    药方名称护肛方处方龙骨1钱,石膏1钱,没药5分,腻粉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枯药去尽乳头后,恐留痔硬头损破肛门,四围成疮者。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患处,次撒之。注意切忌毒物、生姜。摘录《济阳

  • 安脐散

    《直指小儿》卷四:安脐散药方名称安脐散处方白石脂末(焙,出火气)。功能主治小儿脐中汁出,或赤肿。用法用量敷之。每日3次。摘录《直指小儿》卷四《保婴撮要》卷一:安脐散药方名称安脐散处方羚羊角1钱(略炒)

  • 芷贝散

    药方名称芷贝散处方白芷贝母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治妇人产前、产后乳房结核。用法用量每次用3克,酒调频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必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必胜散药方名称必胜散处方熟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

  • 坏涎丸

    《博济》卷三:坏涎丸药方名称坏涎丸处方硇砂2分,寒水石半两(猛火烧透红,好酒内淬5-7遍,取出),密陀僧1大分,淀粉1大分,龙脑1分,水银1大分(将定粉放盏内,与水银同研,渐渐滴,令似乳),半夏半两(

  • 清心丹

    药方名称清心丹处方黄连(酒炒)9克滑石(飞)18克甘草辰砂(飞)各3克薄荷1.8克犀角(镑)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脓耳,耳出红脓;及舌上生疮如杨梅状者。用法用量每服4.5克,蜜拌,薄荷汤送下,早

  • 二萸散

    药方名称二萸散处方吴萸1钱,山萸1钱,川楝子1钱,白蒺藜9分,海藻8分,延胡索8分,桔梗8分,青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功能主治茄病。用法用量有儿胞下后,名曰茄病。摘录《妇科玉尺》卷三

  • 僵黄丸

    药方名称僵黄丸别名内府仙方处方白僵蚕1两,大黄2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大头病及喉闭。用法用量内府仙方(《喉科紫珍集》卷下)。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易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