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淡竹茹汤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处方生淡竹茹9克麦门冬12克甘草3克小麦12克生姜9克大枣14个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竹茹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体虚者分三次服。

若有人参,入3克,若无,纳茯苓4.5克;气逆者,加半夏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千金》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处方生淡竹茹1升,麦门冬5合,甘草1两,小麦5合,生姜3两,大枣14枚。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竹茹小麦,取8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服,羸人分作3服。若有人参入1两,若无人参,纳茯苓1两半亦佳。

气逆者,加半夏2两。

摘录《千金》卷三

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别名麦门冬

处方竹茹8分,干葛8分,甘草6分,麦门冬3合,小麦2合,石膏12分。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气短欲死,心乱不解。

用法用量麦门冬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

《三因》卷九:淡竹茹汤

药方名称淡竹茹汤

别名竹茹

处方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

用法用量竹茹汤(《普济方》卷一一九)。

摘录《三因》卷九

猜你喜欢

  • 保金丸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药方名称保金丸处方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制法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

  • 快气饼子

    药方名称快气饼子处方莱菔子(炒)2两,紫苏子1两,橘红1两,白豆蔻1两,白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姜汁为饼子。功能主治气郁不快,食下则胸膈噎塞疼痛。用法用量时时噙嚼之。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 调水愈通散

    药方名称调水愈通散处方青皮、陈皮、三棱、蓬术、厚朴、半夏、桔梗、甘草、藿香、益智、官桂、香附。功能主治寒热经事不通,呕吐咳嗽,中脘不时疼痛。用法用量水1钟,入姜煎8分,不拘时候服。如小腹痛,加红花,归

  • 济生大丹

    药方名称济生大丹处方脂麻1斗,黄豆1斗,糯米1斗(水淘蒸熟,晒干,焙炒),熟地10斤,黄耆(蜜炙微炒)5斤,山药五斤,白术3斤。制法上为细末,红枣10斤,煮烂去核,同捣烂,炼蜜为丸,每丸重5钱。功能主

  • 葆精丸

    药方名称葆精丸处方人参5两,白术1斤,黄耆1斤,山药1斤,熟地1斤,芡实1斤,北五味3两,远志4两,炒枣仁8两,山萸肉8两,巴戟天8两,菟丝子8两,麦冬8两,龙骨3两(醋淬),金樱子4两。制法上为末,

  • 治消止渴汤

    药方名称治消止渴汤处方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主脾阴不足。(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茯神补心汤

    药方名称茯神补心汤处方茯神4两,桂心3两,甘草(炒)3两,紫石英(煅)1两,人参1两,大枣20枚,麦门冬(去心)3两,赤小豆24粒。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心血不足,善悲愁怒,衄血,面黄,五心烦热,或咽喉

  •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

    药方名称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2两,五味子6两,苁蓉3两(酒浸1宿),牛膝2两(酒浸),山茱萸1两,泽泻1两,茯苓1两(去皮),远志1两(去心),巴戟天1两(去心),赤石脂1两,石膏1

  • 保命集散

    药方名称保命集散处方当归(炒)、芫花(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恶物不下。恶露纯水,脉紧涩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法:红花酒煎三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饮积胞门,恶血亦化为水

  • 儿茶五倍散

    药方名称儿茶五倍散处方儿茶6克五倍子6克冰片0.6克马钱子6克炉甘石粉6克黄连末1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带状疱疹。用法用量用白醋或冷开水份成出状,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