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煎

海桐皮煎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八○引《大方》:海桐皮煎

药方名称海桐皮煎

处方乌头(生)4两,海桐皮4两,牛膝4两,骨碎补4两,虎骨(煅)4两,当归4两,木鳖子2两,白胶香(别研)2两,乳香(别研)2两,自然铜1两,没药(别研)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男子风寒湿痹,气血凝滞,筋骨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5丸,茶汤、酒盐汤送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八○引《大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海桐皮煎

药方名称海桐皮煎

处方桐皮(酒浸半日,炙)1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注,皮肤瘙痒或瘾疹丹起,筋脉肌肉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3两,先用黑豆1盏,生姜半两切碎,水5升,同煎至3升,绞去滓,入前药末,煎如稀饧,以瓷盒盛。每服1匙头,煎当归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猜你喜欢

  • 分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分珠散药方名称分珠散处方槐花白芷地黄栀子荆芥甘草黄芩龙胆草赤芍药当归各30克功能主治主治血灌瞳人,恶血不散。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春加大黄,泻肝;夏加黄连,泻心;秋加桑白皮,泻肺

  • 拜堂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拜堂散药方名称拜堂散处方五倍子。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赤眼。用法用量干贴赤处便可。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修月鲁般经》:拜堂散药

  • 蓼汁饮

    药方名称蓼汁饮处方生蓼汁。功能主治蛇咬伤。用法用量上捣生蓼汁饮之;少少以渣敷疮上,或以蓝青敷之亦可。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药方名称姜附散处方生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制法用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

  • 黑芥丸

    药方名称黑芥丸处方桂、胡椒、白芥子、黑芥子、大戟、甘遂各等分。制法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痰痞满。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摘录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

  • 肺炎Ⅰ号合剂

    药方名称肺炎Ⅰ号合剂拼音feiyan1haoheji处方鱼腥草30g,鸭跖草30g,半枝莲30g。功能主治肺炎。摘录《实用内科学》上册

  • 黄连阿胶丸

    《卫生宝鉴》卷十六:黄连阿胶丸药方名称黄连阿胶丸处方阿胶(碎炒)30克黄连90克茯苓60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调血,燥湿止痢。治热痢,诸痔。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家传枳术越鞠丸

    药方名称家传枳术越鞠丸处方白术2两,枳实(炒)1两,苍术1两,香附(盐酒浸)1两,抚芎1两,神曲(炒)1两,陈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中解郁。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摘录

  • 加味八仙汤

    药方名称加味八仙汤处方当归(酒浸)7分,川芎7分,白芍8分,熟地(酒浸)7分,人参6分,白术(酒浸)4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半夏(姜制)7分,桂枝3分,柴胡4分,羌活5分,防风5分,秦艽6分

  • 金珠化痰丸

    药方名称金珠化痰丸处方皂荚仁(炒)1两,天竺黄1两,白矾(光明者,放石铁器内熬汁尽,放冷,研)1两,铅白霜(细研)1两,半夏(汤洗7次,用生姜2两洗,刮去皮,同捣细作饼子,微炙黄色)4两,生白龙脑(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