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楝实丸

楝实丸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楝实丸

药方名称楝实丸

别名茴香楝实丸

处方楝实(麸炒,去核)1两,茴香子(炒)1两,山茱萸1两,食茱萸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马蔺花(醋炒)1两,芫花(醋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受邪,控睾引少腹痛。

用法用量茴香楝实丸(《医学发明》卷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楝实丸

药方名称楝实丸

处方楝实3两(以童子小便浸1宿,文火煮烂,去核焙干),大黄(锉,炒)1两,栀子仁(炒)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酸枣(半炒用,半生用,别研)1两,蛇黄(炒令赤,酒中淬五度,别研)1两,金牙石(捣碎)1两1分。

制法上除别研者外,为末,再一处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胆经实热,心神惊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早食后及夜卧用熟水下15-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楝实丸

药方名称楝实丸

处方楝实(炒)1两,白术1两,乌药(锉)半两,茴香子(微炒)半两,补骨脂(水淘去浮者,微炒)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用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元脏,平和脾胃。主虚劳,心腹撮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猜你喜欢

  • 辟寒丹

    药方名称辟寒丹处方肉桂3钱,茯苓5钱,白术5钱,甘草1钱,橘核3钱,荔枝核3个(捣碎)。功能主治膀胱寒结,小水甚勤,睾丸缩入,遇寒天更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肉桂为君,既能温命门之火,复能

  • 黄芩半夏丸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丸处方制过半夏粉1两,黄芩末2钱。制法上和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淡生姜汤送下,食后服。摘录《袖珍》卷一

  • 追气丸

    药方名称追气丸处方芸薹子(微炒)桂心各30克 良姜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小腹刺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5丸,不拘时淡醋汤送下。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二引《灵苑方》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知母汤

    药方名称知母汤处方知母6克 贝母9克 干葛9克 芍药9克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制法上药八味,切。功能主治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用法用量以水

  • 光明拔云锭子

    药方名称光明拔云锭子处方炉甘石末(1斤煅过,用黄连半斤,水2碗煎5-7沸,淬7次止,取净末)2两,硼砂1两,片脑1钱,海螵蛸2钱,麝香2分,珍珠1钱,血竭3钱,乳香1钱,没药1钱。制法上为细末,以黄连

  • 断红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断红丸药方名称断红丸处方侧柏叶(微炒黄)川续断(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白矾(枯)15克制法上为细

  • 归芍二陈汤

    药方名称归芍二陈汤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炒),广皮1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法制半夏3钱。功能主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吃生冷,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

  • 黄连竹茹汤

    《回春》卷三:黄连竹茹汤药方名称黄连竹茹汤处方黄连1钱(姜汁炒),山栀1钱(炒黑),竹茹1钱,人参5分,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白芍(炒)、麦门冬(去心),甘草3分,炒米1撮。制法上锉1剂。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药方名称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