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桂汤

椒桂汤

温病条辨》卷三:椒桂汤

药方名称椒桂汤

处方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用急流水1.6升,煮成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令微汗,佳。不汗,再服200毫升,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又服200毫升,不必覆被再令汗。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普济方》卷十四:椒桂汤

药方名称椒桂汤

别名木瓜

处方鸡粪1合(微炒),肉豆蔻1钱(去壳),胡椒1钱,桂心半两,木瓜3钱。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虚转筋入腹,胸闷绝,体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含化桂心丸

    药方名称含化桂心丸处方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1分(炮裂,锉),百合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羊枣大。功能主治

  • 痢疾膏

    药方名称痢疾膏处方大附子4两,硫黄4两,乳香6钱,没药6钱,麝香6分。制法上为细末,松香4斤,熬清,倾地上1日,取起,用麻油1斤煎滚,以槐枝搅,滴水成珠,入松香化开,稍冷入前药末和匀。功能主治痢疾,水

  •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牡丹汤药方名称大黄牡丹汤处方大黄12克 牡丹3克桃仁9克。瓜子12克芒消9克功能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

  • 大圣黑神丸

    药方名称大圣黑神丸处方木香1两,踯躅花半两,紫威花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4两,乌蛇(酒浸,去皮骨,慢火炙)4两,干蝎(去土,炒)1两,苍术(炒)2两,防风(去叉)2两,白芷2两,麻黄(去根节)3两

  • 兰花粥

    药方名称兰花粥处方泽兰3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煎泽兰,去渣取汁,入粳米煮作粥。功能主治活血,行水,解郁。适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淤滞腹痛;身面浮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每日2次。摘录《粥谱》

  • 寸金丹

    《痧症汇要》卷一:寸金丹药方名称寸金丹处方香附子川羌活山楂肉川芎新会皮前胡干葛紫苏叶 赤苓 广木香薄荷砂仁茅术赤芍乌药防风广藿香白芷厚朴各90克 生甘草45克 生蔻仁60克枳壳草蔻各30克 六神曲15

  • 辟秽丹

    《普济方》卷四○三:辟秽丹药方名称辟秽丹别名祛秽散、辟秽散处方苍术、北细辛、甘松、川芎、乳香、降香。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熏解秽恶。主用法用量祛秽散、辟秽散(《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摘录《

  • 滴眼汤

    药方名称滴眼汤处方秦皮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内障不见物,由病后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者。用法用量水2升,煎至1升,绵包着头温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十三太保丸

    药方名称十三太保丸处方川乌草乌(各制)麻黄细辛马前子(麻油烘枯)羌活独活山甲天麻防风白芷各30克雄黄15克朱砂9克制法上药为末,饭为丸,如弹子大,每30克作8丸。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

  • 除湿散风汤

    药方名称除湿散风汤处方苍术2钱,黄柏(炒)1钱半,川牛膝2钱,羌活1钱,独活1钱,防己1钱,防风1钱,甘草1钱,木瓜1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冒风受湿,致为脚气,瘘弱,筋骨疼痛。用法用量取穿山甲(土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