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栝楼瞿麦丸

栝楼瞿麦丸

金匮要略》卷中:栝楼瞿麦丸

药方名称栝楼瞿麦丸

处方栝楼根6克茯苓薯蓣各9克附子5克(炮)瞿麦3克

制法上五味,研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利水,生津润燥。治肾不化气,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下;不知,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备注本方所治小便不利,是因肾阳不足为患。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以助膀胱之气化,肾阳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渗利水,山药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则小便利,口渴止,又用栝楼根生津润燥,瞿麦以增强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监制附子之燥热,以期助阳而不伤阴。五药相配,具有补肾阳,利小便,生津液,止口渴的效果。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栝楼瞿麦丸

药方名称栝楼瞿麦丸

别名瓜蒌瞿麦

处方栝楼根2两,茯苓3两,薯蓣3两,附子1枚(炮),瞿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气,利水,润燥。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瓜蒌瞿麦丸(《济阳纲目》卷九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瞿麦丸”。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心典》: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表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更以薯蓣、栝楼根除热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通者,须于此三复焉。②《金鉴》: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

临床应用①慢性肾小球肾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1:59):刘某某,女,40岁,重庆建设银行职工,1964年12月20日初诊:水肿,小便不利一年许,口渴增剧,水肿加重两月左右。现证:全身水肿,口渴引饮,腰冷腿软,精神萎靡不振,纳差,每餐约1两米饭,小便不利,短少而淡黄,尿无热感,大便2-3天1次,不结燥,面色浮白,唇淡,无苔乏津,脉沉细。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中西药,治疗一年左右疗效不显,近两月来,病情加剧,其人苦干渴饮,水肿愈增,小便淡黄短少,于是前来重庆市第二中医院就诊。此系肾阳不足,气化紊乱,形成上燥下寒之渴肿、小便不利证。拟以润燥生津,温阳利水主治,方用栝楼瞿麦丸改用汤剂,加鹿胶以填补精血。方药:栝楼根30g、淮山药30g、茯苓15g、瞿麦15g、制附片15g(另包,先煎2小时)、鹿胶12g(另包,蒸化兑服)。上方服2剂,口渴大减,饮水量减少一半,水肿亦大减,小便量增多而畅利,饮食增加,其余舌脉同上,效不更方,将原方再进2剂。口渴更减,小便畅利,水肿基本消失,饮食接近正常,大便正常,腰冷消失。现觉腰酸腿软,精神仍疲倦,夜尿3-4次,舌质淡,无苔微润脉沉细。于原方中将栝楼根改用15g,其余药物和剂量不变,嘱进2剂。服药后渴饮,水肿消失,饮食正常,精神比原来大有好转,时而仍感疲乏,尿色淡黄无热感,夜尿2-3次,腰酸腿软,面色接近正常,唇淡红,舌质淡,无苔津润,脉沉细。②癃闭《山东中医杂志》:(1983;2:8):患者余某,年72岁,患小便点滴不通,曾用八正、五苓及西药利尿、导尿诸法均不效。患者拒用手术,经友人介绍余诊,诊见:口渴甚苦而不欲饮,以水果自憩之,小便点滴不通,少腹胀急难忍,手足微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黄腻偏干,脉沉细而数。诊为高年癃闭,投瓜蒌瞿麦丸加车前牛膝天花粉12g、瞿麦10g。茯苓12g、山药12g、牛膝12g、车前子12g(包)、熟附子10g。药服1剂,小便渐通,胀急略减,再3剂病去若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太阳汤

    药方名称太阳汤处方白术9克干姜(炒)3~6克当归4.5克(泄者不用)山药(炒)6克附子6~9克(势危者用生附子,湿纸包煨热用)甘草(炙)3克白芍(煨)4.5克生姜3克 红枣3枚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战栗

  • 三消散

    药方名称三消散处方朴消焰消大黄桅子(炒黑色)寒水石南星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痈疡诸疮,赤肿焮痛者。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涂贴;或用芙蓉叶汁调敷亦可。摘录《医学正传》卷六三引《疮疡集》

  • 海金砂

    药方名称海金砂处方海金砂100克,琥珀40克,芒硝100克,硼砂20克。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据报道,本方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确有效验。用法用量每次服5~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摘录《单验方》

  • 四生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四生丸药方名称四生丸处方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以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

  • 青盂汤

    药方名称青盂汤处方荷叶1个(用周遭边浮水者良,鲜者尤佳)生石膏(捣细)30克 真羚羊角6克(另煎,对服)知母18克 蝉退(去足、土)9克僵蚕6克 金线重楼(切片)6克 粉甘草4.5克功能主治治瘟疫表里

  • 点眼石胆散

    药方名称点眼石胆散处方石胆(研如粉)1分,黄连(去须,捣)3分,黄柏(去粗皮,捣)3分,蕤仁(去皮,研)半两,铜青(研)半两,芒消半两。制法上为末,更入乳钵中,重研令极细匀。功能主治针眼暴肿,痛不得开

  • 跌打营养汤

    药方名称跌打营养汤处方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耆9克当归6克川芎4.5克 熟地15克白芍9克 枸杞15克淮山药15克续断9克砂仁3克三七4.5克补骨脂9克骨碎补9克木瓜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气血,

  • 雌黄散

    《圣惠》卷九十:雌黄散药方名称雌黄散处方雌黄半两(细研),赤小豆半两,胡粉半两(研入),吴茱萸半两(生用),黄连半两(去须),黄檗半两(锉),干姜半两(生用),蛇床子半两,腻粉半两(研入)。制法上为末

  • 清胃健中汤

    药方名称清胃健中汤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平肝健脾方

    药方名称平肝健脾方处方赤芍18克,川芎18克,当归12克,丹参18克,郁金18克,牛膝18克,茺蔚子18克,刺蒺藜18克,蝉蜕12克,神曲12克,焦山楂12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平肝健脾。主肝旺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