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枇杷叶膏

枇杷叶膏

《中国药典》:枇杷叶膏

药方名称枇杷叶膏

来源枇杷叶经加工制成的煎膏。

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

炮制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少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枇杷叶膏

药方名称枇杷叶膏

别名枇杷

处方枇杷叶(去毛)5斤,川贝5两,莲子(去心)10两,麦冬10两,红枣10两,天冬5两,生地10两,玄参(去节)10两。

制法熬汁去滓,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背面不阴为标准,收清膏,每清膏1斤兑蜜2斤,收膏装瓶。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嗽。主虚热咳嗽,气逆喘促,咽肿声哑,口燥舌干,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两,开水冲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中国医学大辞典》:枇杷叶膏

药方名称枇杷叶膏

别名枇杷

处方枇杷叶不拘多少(刷去毛)。

功能主治止咳,润肺。清热。主肺热久嗽、顿嗽。干呕气逆,咽痛声哑,及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枇杷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中药成方配本》:枇杷叶膏

药方名称枇杷叶膏

别名枇杷

处方枇杷叶100斤。

制法枇杷叶洗净入锅,加水十倍,煮8小时,去叶取汁,滤清去脚,以丝棉筛滤入锅内,加白蜜40斤,炼熟滤过,收膏,约成膏38斤。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主新久咳嗽,痰粘气逆。

用法用量枇杷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猜你喜欢

  • 吹鼻麝香散

    药方名称吹鼻麝香散别名麝香散处方藜芦(和州老)1茎。制法上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功能主治头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麝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 草乌头膏

    药方名称草乌头膏别名乌头膏处方草乌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蛇床子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吴茱萸半两,葱(切,研)20茎,生姜(切,研)4两。制法上除姜、葱别研外,为末,和匀再研。功能主治伤折恶血

  • 当归地黄汤

    《万氏女科》卷三:当归地黄汤药方名称当归地黄汤处方当归身白芍热地(俱酒洗)人参甘草陈皮桂各3克功能主治主产后失血,肝虚胁痛喜按。用法用量姜、枣为引,水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医学正传》卷七引《良方

  • 珍珠粉丸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珍珠粉丸药方名称珍珠粉丸处方珍珠90克 蛤粉黄柏(新瓦上炒赤)各500克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精滑,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肘用酒送下。摘录《内经拾

  • 归连汤

    《眼科阐微》卷三:归连汤药方名称归连汤处方当归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铜绿7分,皮消7分,白矾7分。功能主治火盛生痰,痰积久,胸膈不利,浊气上升于目,轻则昏花,重则云翳。用法用量以绢袋盛,煎汤洗。摘

  • 流积丸

    药方名称流积丸处方青黛、黄芩、海石、神曲(炒)。功能主治痰积下流,肠虚而泄。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生姜半夏汤

    药方名称生姜半夏汤处方半夏9克生姜汁15毫升功能主治和胃化饮,降逆止呕。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600毫升,

  • 胃肠安丸

    药方名称胃肠安丸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

  • 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卷上:赤小豆当归散药方名称赤小豆当归散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制法上二味,杵为

  • 解氛散

    药方名称解氛散处方地骨皮1两,丹皮5钱,沙参5钱,白芥子3钱,山药1两。功能主治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主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用法用量水煎服。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