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芎升麻汤

川芎升麻汤

药方名称川芎升麻汤

处方川芎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去芦,洗净)半两,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御风透肌,发疮。主痘疹已出,未能匀遍,或毒气壅遏,虽出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7分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八

猜你喜欢

  • 锁阳固精丸

    《中国药典》:锁阳固精丸药方名称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肉苁蓉(蒸)25g巴戟天(制)30g补骨脂(盐炒)25g菟丝子20g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韭菜子20g芡实(炒)20g莲子20g莲须2

  • 石苇散

    药方名称石苇散处方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去芦)、甘草(炙),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

  • 疔毒膏

    药方名称疔毒膏处方川山甲、象皮山、栀子80个,槐5根,桑5根,柳5根,榆5根,桃枝(如指粗,五寸长)5根,女发1两,血竭2两,硇砂1钱5分,儿茶2钱,黄丹8两。制法用真香油20两将桃枝前诸药泡油内3日

  • 附子荜茇丸

    《鸡峰》卷十四:附子荜茇丸药方名称附子荜茇丸处方黑附子(炮,去皮脐)1两,荜茇1两,干姜(炮)1两,良姜(锉)1两,丁香1两,吴茱萸(汤洗,焙)1两,肉桂(去皮)半两,山茱萸(去核,炒)半两,草豆蔻半

  • 调脾汤

    《玉案》卷三:调脾汤药方名称调脾汤处方白术1钱,陈皮1钱,苍术1钱,木通1钱,黄芩1钱2分,砂仁1钱2分,人参1钱2分,川芎1钱2分,黄柏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湿伤,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者。

  • 封脐丹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封脐丹药方名称封脐丹处方丁香7个 肉果1个 牙皂60克(去筋)大倍子1个(炒)麝香0.15克制法上药为末,醋调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治痢疾,水泻;妇人白带。用法用量用时放入脐

  • 救脱汤

    《类证治裁》卷二:救脱汤药方名称救脱汤处方人参9克附子3克黄耆熟地麦冬各6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回阳固脱。治纵欲,走阳精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二《医学集成》卷三:救脱汤药方名称

  • 调中和气散

    药方名称调中和气散处方苏梗、砂仁壳、石膏(不可多)、知母(炒)、川柏(炒)、前胡、百草霜。功能主治子悬。胎热气逆,胎上攻心,不知人事。摘录《盘珠集》卷下

  • 沉香降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沉香降气丸药方名称沉香降气丸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缩砂仁1两,白豆蔻(仁)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广术(煨)1两,枳实(麸炒)1两,萝卜子1两(另末),黑牵牛2

  • 荡疝丹

    药方名称荡疝丹别名荡疝丸处方黑牵牛(取头末)1两,破故纸(炒)1两,小茴香(炒)1两,川楝子(去核,炒)1两,青皮3钱,陈皮3钱,莪术4钱,木香4钱。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