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藿香散

大藿香散

奇效良方》卷十四: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30克陈皮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炮)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服,如水泻滑泄,肠风脏毒,米饮汤调下;赤白痢,用甘草、黑豆汤调下,脾胃虚泠,宿滞酒食,痰气作晕,人盐少许,生姜、红枣汤调服,胃气吃噫,用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少许,调服此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沉香(去白)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诃子(煨,去核)1两,人参(去芦)1两,良姜(炒)1两,麦糵(炒,大麦炒)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炒)1两,甘草(炒)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缩砂仁1两,白干姜(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气脾胃,变为万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开),水1盏,同煎7分,盏中先放盐1捻:将药倾在内,空心热服。

常服加紫苏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曲1两,白术1两,木香(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人参半两,枇杷叶(拭去毛)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忧、愁、思、虑、悲、恐、惊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或作寒热,眩晕痞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全生指迷方》卷四: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别名藿香

处方藿香叶10两,人参10两,茯苓10两,桔梗10两,木香10两,桂(取心)10两,白术10两,半夏(汤洗7遍,为末)半两(姜汁和成饼子,阴干),枇杷叶10片(刷去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病愈之后,复为寒邪伤气,气寒则不能食,胃无谷气以养,心下虚满,不入饮食,时时欲呕,呕无所出,惙惙短气,其脉微弱。

用法用量藿香汤(原书同卷往文引《琐碎录》)。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百一》卷二:大藿香散

药方名称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神曲(炒)1两,人参(去芦)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良姜(炒)1两,大麦糵(炒)1两,诃子(煨,去核)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陈皮(去白)1两,白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心肺脾胃气,变为万病。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如汤点,加生姜、盐、紫苏最佳。吐逆泻痢,不下食或呕酸苦水,翻胃恶心,并用水1盏,加煨生姜半块(拍破),同煎,盐1捻安盏中,候煎药及7分,热呷;水泻滑泄,肠风脏毒,陈米饮入盐,热调下;赤白痢,煎甘草、黑豆汤下;脾元受虚邪,变为寒热,或脾胃虚冷,醋心气胀,宿滞酒食,噫满不化,膈上不快,面色积黑,痰气作晕,头目眩掉,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7分,入盐少许,嚼姜,枣汤热服;胃气吃噫,生姜自然汁半茶脚,入盐点,热呷;绝不思食,或吃少气弱膈满,煨姜小块先嚼,入盐点,热服,中酒亦如之。

临床应用霍乱呕吐:盛季文传于贺方回云:顷在河朔,因食羊肝,生脾胃泄泻脓血,仍发脾气,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时出冷汗,四体厥逆,殆不可忍,邑宰万俟湜怀此药,煎以进,再服即定。

摘录《百一》卷二

猜你喜欢

  • 浮珠丸子

    药方名称浮珠丸子处方雄黄(水飞过)半钱,朱砂(细研)半钱,腻粉半钱,巴豆5粒(去油)。制法上为末,和匀,以天南星末酒煮糊为丸,小儿如粟米大,大人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取积。主小儿积聚。用法用量用金钱薄荷

  • 芎夏汤

    药方名称芎夏汤处方半夏(制)茯苓川芎各20克陈皮青皮枳壳各15克白术甘草(炒)各7.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水气为病,浮肿体重,寒热交作,胁下疼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煎服。气喘,加去

  • 木香调气散

    《万病回春》卷二:木香调气散药方名称木香调气散处方木香(另研)1.5克乌药香附枳壳(麸炒)青皮(去瓤)各3克砂仁1.5克厚朴(姜炒)陈皮各3克 官桂0.6克 抚芎苍术(米泔浸)各3克甘草0.9克制法上

  • 救急定中丸

    药方名称救急定中丸处方紫苏叶(生,晒)1两5钱,木香(生,晒)1两,制香附(炒)2两,藿香(生,晒)2两,槟榔(炒)1两,紫厚朴(姜汁炒)1两,江枳壳(麸炒)1两5钱,山楂炭3两,焦麦芽3两,砂仁(盐

  • 金莲种子丹

    药方名称金莲种子丹处方人参3钱,五味子3钱,白及1两,吴茱萸1两,细辛5钱,白茯苓1两,牛膝2两,石乳香3钱,菖蒲1钱,当归3钱(酒浸),厚朴1两,羌活3钱。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山豆根汤

    《喉科紫珍集》卷下:山豆根汤药方名称山豆根汤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甘草1.5克 元参3克薄荷1.5克射干3克陈皮3克(去白)麦冬3克功能主治治饮酒本过,或受风热,上焦火燥,致生喉癣,满喉白色。

  • 参归芍药汤

    《四圣悬枢》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参归芍药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2钱,当归3钱,芍药(醋炒)2钱。功能主治小儿痘疮根散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回春》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

  • 蠲痛活络丹

    药方名称蠲痛活络丹处方川乌5钱,草乌5钱,地龙5钱,杜胆星6钱,明乳香3钱,净没药3钱,炒黑丑49粒,全蝎7只,麝香5分。制法酒糊为丸,每丸重4分。功能主治搜涤络痰。主痰注。湿痰挟瘀流注经络,致手足牵

  • 鹿角胶煎

    《圣惠》卷九十五:鹿角胶煎药方名称鹿角胶煎处方鹿角胶3两(捣碎,炒令黄燥,捣罗为末),牛乳1升,白蜜1合,牛酥1合,生姜汁1合。制法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胶消讫,次下姜汁,次下蜜,唯须缓入,煎十余

  • 白玉膏药

    药方名称白玉膏药处方白及、白蔹、白芷。制法以上3味加鲫鱼1条,麻油1斤,先熬去滓,再入轻粉、白占各1两、铅粉10两收膏。功能主治疔毒疮久不收口。摘录《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