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匀气散

匀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匀气散

药方名称匀气散

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两。藿香叶、甘草,各八两。缩砂仁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胀满噎塞,止呕吐恶心。

常服调顺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末一字,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匀气散

药方名称匀气散

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60克藿香甘草(爁)各240克 缩砂仁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行气健脾,温中和胃。治脾胃气滞,宿冷不消,胸脯虚痞,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次3克,入盐末少许,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丹溪心法》卷四:匀气散

药方名称匀气散

处方生姜沉香丁香檀香木香各30克藿香120克甘草(炙)120克砂仁60克白果仁6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和胃进食。治脾胃气滞,胸膈虚痞,宿食不消,心腹刺痛,胀满噎塞,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调下,或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猜你喜欢

  • 腹痛广济散

    药方名称腹痛广济散处方人参1两半,厚朴8钱(制),当归3两,陈皮1两半,茯苓1两半,炙甘草5钱,生姜7片,砂糖3两(炒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胁肋腹痛,脉软弦涩者。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

  • 清利饮

    药方名称清利饮处方木通白茯苓麦门冬车前子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 荆防五苓饮

    药方名称荆防五苓饮处方荆芥7分,防风1钱,泽泻1钱,柴胡8分,木通3分,甘草3分,赤茯苓1钱5分,猪苓1钱5分。功能主治夏日疫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空心服。虚者,加人参3分。摘录《穷乡便方》

  • 参附天麻丸

    药方名称参附天麻丸处方人参、附子、天麻、远志、菖蒲、郁金、生赭石、沉香。功能主治阴痫。因慢惊后,体虚邪留,痰入心胞,四肢逆冷,吐舌摇头。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 黄钟丸

    药方名称黄钟丸处方大黄40钱,黄芩20钱,黄连20钱。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以下为度。若急下,则用酒服之。摘录《家塾方》

  • 加减三黄二香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二香散处方锦纹大黄5钱,生蒲黄4钱,川黄柏3钱(共生研细末),再入原麝香3分,上梅片3分。制法上和匀为末。功能主治消散。主疫喉初起,项外漫肿。用法用量用茶清调敷;或用白蜜融化敷之亦可。

  • 加减六君汤

    《辨证录》卷六:加减六君汤药方名称加减六君汤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芍3钱,白术1两,香薷1钱,砂仁1粒,陈皮5分,半夏1钱。功能主治中暑,气不能升降,霍乱吐泻,角弓反张,寒热交作,心胸烦闷。用法用

  • 贝母散(2)

    药方名称贝母散(2)处方贝母3分(煨令微黄),百合3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2两,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1两(去苗)。

  • 保婴艾叶汤

    《普济方》卷三九六:保婴艾叶汤药方名称保婴艾叶汤处方陈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制)半两,肉豆蔻半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肚痛

  • 卯戍丸

    药方名称卯戍丸处方菟丝子(去沙,用无灰酒浸1宿,逼干,随饭蒸熟,入臼捣3、5、10下,取起焙干,净取)10两,枸杞子(去枝梗,拣净)10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疾。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