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散

利膈散

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

制法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诸疾,肿痛失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诚书》卷六: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热惊烦。

用法用量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圣惠》卷四十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别名利膈甘草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膈塞不通。

用法用量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五十: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博济》卷二:利膈散

药方名称利膈散

处方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

摘录《博济》卷二

猜你喜欢

  • 除眩四物汤

    药方名称除眩四物汤处方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黄1钱,羌活8分,细辛5分,藁本7分,蔓荆子1钱,白芷1钱,甘草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头目昏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 固肾丸

    《嵩崖尊生》卷十三:固肾丸药方名称固肾丸处方牛膝萆薢杜仲防风蒺藜菟丝子肉苁蓉葫芦巴 破故纸各等分 官桂减半制法上药研末,用熟腰子捣烂,入蜜为丸。功能主治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摘录《

  • 牡蛎黄耆桂枝汤

    药方名称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黄耆6克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白术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黄梅丸

    药方名称黄梅丸处方雄黄1钱,乌梅肉3钱。制法上为末,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心胃虫痛。用法用量临疼时酒服,轻者2丸,重者3丸。摘录《仙拈集》卷二

  • 集雪膏

    药方名称集雪膏处方生地1两,玄参1两,丹皮1两,杏仁1两,桔梗1两,贝母1两,百部1两,知母1两,橘红1两,薄荷1两,麦冬1两,鳖甲(醋炒)1两,桑白皮1两,石菖蒲1两。制法上药水熬3次,去滓,再熬至

  • 苍术难名丹

    《仁斋直指》卷十:苍术难名丹药方名称苍术难名丹别名茯苓苍术难名丹(《世医得效方》卷七)。处方苍术(杵,去粗皮)500克(米泔浸一日夜,焙干)舶上茴香(炒)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干)各90克川乌(炮,

  • 加味竹茹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茹汤处方橘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黄连、干葛。功能主治伤寒哕而有郁热在胃中者,及胃病痰热呕哕者。用法用量《伤寒广要》本方用桔红二钱,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五钱,竹茹一团,黄连(姜炒

  • 紫苏麻仁粥

    《重订严氏济生方》:紫苏麻仁粥药方名称紫苏麻仁粥处方紫苏子 麻子仁功能主治顺气滑肠。治大便秘结。用法用量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普济本事方》:紫苏麻仁粥药方

  • 化痞方

    药方名称化痞方处方箱大黄1两,朴消1两,水红花子5钱(即水边大叶蓼子),凤仙花子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痞块。用法用量用白鸭1只,去毛杂,不见水,将药入鸭腹内,线缝之,以无灰酒2斤,共入砂锅内,又以

  • 定神至宝丹

    药方名称定神至宝丹处方生地黄(姜汁炒)15克橘红贝母 白茯苓(去皮)黄连远志(去心)石菖蒲酸枣仁(炒)枳实(麸炒)瓜蒌仁天花粉甘草(少许)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诸痫神志不宁,时发狂躁,多言好怒,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