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白散

三白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白散

药方名称三白散

处方白牵牛二两,桑白皮(微炒)、白术木通(去节)、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

常服导利留滞,不损脏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三白散

药方名称三白散

处方白牵牛60克 桑白皮(微炒)白术木通(去节)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下。未觉再进。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加味连翘升麻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味连翘升麻葛根汤处方连翘(去心、酒洗)、升麻(酒洗)、葛根、赤芍、桔梗(泔浸)、甘草梢、酒芩、酒栀子、木通(酒洗)、麦冬(去心)、牛蒡子(酒淘、砂研)、白滑石。功能主治解毒,兼利小便。主痘疹

  • 加味松肌透表汤

    药方名称加味松肌透表汤处方连翘、牛蒡子、山楂肉、羌活、干葛、紫草、升麻少许、黄芩、桔梗、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发热,或1-2日即见点者,外热盛而兼作烦。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楝子汤

    药方名称楝子汤处方楝实1升,地榆根5两,桃皮5两,苦参5两。功能主治瘑癣疮,经年久不愈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5升,稍温洗之,每日1次。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惠》卷六十五

  • 吹鼻桂辛散

    药方名称吹鼻桂辛散处方桂(去粗皮)、荜拨、细辛(去苗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1字,先满含温水一口,即搐药于鼻中,偏头痛随左右用之。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 宽中透毒饮

    《金鉴》卷五十六:宽中透毒饮药方名称宽中透毒饮处方葛根、桔梗、前胡、青皮、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山楂、麦芽(炒)、蝉蜕、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连、荆芥穗、甘草(生)。功能主治痘欲出,

  • 凉膈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凉膈散药方名称凉膈散处方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

  • 大圣人参散

    药方名称大圣人参散处方白术3分,人参3分,白芷3分,葛根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甘草2钱,干姜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快膈,养胃生津液。主头昏体倦,胸膈不利,状若感寒。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

  • 葵石散

    药方名称葵石散别名木通散处方葵根1握(锉),滑石1两,木通1两,牵牛子半两(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便不通闷乱。用法用量木通散(《普济方》卷三八八)。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从革解毒汤

    药方名称从革解毒汤处方金银花2钱,土茯苓2钱,川芎1钱,莪术7分,黄连7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若有肿气者,倍莪术;肿在上者,倍川芎;在下者,倍莪术、黄连。摘录《续名家方选》

  • 坤宁散

    药方名称坤宁散处方乌药、厚朴、麦芽面、山楂肉、广木香、蓬莪术、京三棱。制法上为极细末,重罗再筛。功能主治小儿恣食肥腻,过啖生冷,腹坚胀痛。用法用量每岁服1钱,姜汤调下。摘录《医方易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