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鹄油

鹄油

《中药大辞典》:鹄油

药材名称鹄油

拼音Hú Yóu

别名天鹅油(《通玄论》)。

出处《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脂肪油。冬月取鹄的脂肪,熬炼滤净贮藏。

原形态大天鹅,又名:鹄(《史记》),天鹅、金头鹅(《饮膳正要》)。

体大型,形似鹅。体长1.5米左右。嘴大都黑色,上嘴基部(至鼻孔处)黄色,下嘴基部和正中亦黄色。虹膜暗褐色。头和颈的长度超过躯体的长度。全体洁白,从眼先至嘴基淡黄色。跗跖、趾及蹼为黑色。

幼鸟通体淡灰褐色;嘴呈暗淡肉色,嘴甲和嘴缘黑色,嘴基淡黄绿色或淡绿色。

生境分部栖息于湖泊和沼泽地带。能游泳,飞行迅速。主食植物,也吃昆虫、甲壳类、小鱼等。冬季见于长江以南各地,春秋迁徙,经华北和东北南部,在新疆北部及黑龙江等地繁殖。

功能主治《纲目》:"涂痈肿,治小儿耳疳。"

复方治耳疳出脓:天鹅油调草乌末,入龙脑少许,和敷。无则以雁油代之。(《遇玄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鹄油

药材名称鹄油

拼音Hú Yóu

英文名Swan fat

别名天鹅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gnus cygnus (Linnaeus)冬月取鹄的脂肪,熬炼滤净贮藏。

原形态大天鹅,大型野禽。体长1.5m左右。嘴大都黑色,上嘴基部(至鼻孔外)黄色,下嘴基部和正中亦黄色。虹膜暗褐色。头和颈的长度起这躯体长度。游泳时颈成“S”形,在空中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刖向腹部后方。全体洁白,从眼前至嘴基淡黄色。跗跖、趾及蹼为黑色。幼鸟通体淡灰褐色;嘴呈淡肉色,嘴甲和嘴缘黑色,嘴基淡黄绿色或淡绿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在生有多种水生植物的湖泊岸边及沼泽地带,喜在水面上作长距离滑走。主食植物,也吃昆虫、甲壳类、小鱼类。

资源分布:冬季见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春秋适徙,经华北和东北南部,在新疆北部及黑龙江等地繁殖。

性状本动物的绒毛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痈肿疮疡;小儿疳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凫肉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 驴肾

    药材名称驴肾拼音Lǘ Shèn来源奇蹄目马科驴Equus asinus L.,以雄性生殖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治阳萎,血虚气弱,骨结核,骨髓炎,妇

  • 网纹灰包

    药材名称网纹灰包别名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网纹灰包Lycoperdon perlatum Pers.[L. gemmatum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空旷处

  • 石栗子

    《中药大辞典》:石栗子药材名称石栗子拼音Shí Lì Zi别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秋季桌熟时采收,取

  • 滑叶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滑叶跌打药材名称滑叶跌打拼音Huá Yè Diē Dǎ别名青树跌打、止血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假鹊肾树Pseudostreblus indica Bur.,以树皮入

  • 三加

    药材名称三加拼音Sān Jiā别名白簕、白簕花、白簕根、白刺根、三叶五加、刺三加、刺三甲、苦刺根、簕钩菜来源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三加Acanthopanan trifoliatus (L.) Merr.

  •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 雪山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山一支蒿拼音Xuě Shān Yì Zhī Hāo别名朋阿那布罗玛查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9~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原

  • 团花

    药材名称团花拼音Tuán Huā别名黄梁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黄梁木的树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Rich.ex Walp.[

  • 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药材名称石花拼音Shí Huā别名石衣、梅藓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藻纹梅花衣Parmelia saxatilis Ach.,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