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鸡爪簕

鸡爪簕

药材名称鸡爪簕

拼音Jī Zhuǎ Lè

别名塘角鱼竻、痧麻木、九耳木、凉粉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爪簕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dia sinensis (Lour.) Schul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鸡爪簕,有刺灌木,高2-5m。枝粗壮,嫩枝和叶柄密被污色短硬毛;刺粗壮,近平展。叶对生;叶柄长5-8mm;托叶阔三角形,长3-5mm,基部稍合生;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小柔毛或沿脉上有疏粗毛。聚伞花序顶生,稠密而多花;总花梗长不超过1cm,被毛;花大,白色,有短梗;花萼钟形,长约2.5mm,被粗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长12-20mm,外面无毛,喉部被长柔毛,先端5裂,裂片广展;花药条状长圆形,露出。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0mm,初时被毛,熟时无毛,先端有一落萼的环状疤痕。花期秋、冬。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性味甘;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痢疾;风湿疼痛;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鸭皂树皮

    《中药大辞典》:鸭皂树皮药材名称鸭皂树皮拼音Yā Zào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鸭皂树,又名:莉球花、楹

  • 野猪皮

    《中药大辞典》:野猪皮药材名称野猪皮拼音Yě Zhū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

  •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

  • 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茴香药材名称角茴香拼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山黄连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

  • 滇竹根七

    药材名称滇竹根七别名格脉黄精、竹根七、金不换来源百合科滇竹根七Polygonatum tessellatum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舒筋络,祛风湿,

  • 油茶根皮

    药材名称油茶根皮拼音Yóu Chá Gēn Pí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茶子心&qu

  • 薏苡叶

    《中药大辞典》:薏苡叶药材名称薏苡叶拼音Yì Yǐ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 美人蕉花

    《中药大辞典》:美人蕉花药材名称美人蕉花拼音Měi Rén Jiāo Huā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功能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 黄唇鱼心

    药材名称黄唇鱼心拼音Huánɡ Chún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黄唇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haba flovolabiata ( Lin).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