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鲤鱼脑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

药材名称鲤鱼脑

拼音Lǐ Yú Nǎo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

性味《别录》:"温。"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诸痫。"

②《日华子本草》:"治暴聋,煮粥服。"

③《纲目》:"鲤鱼脑髓和胆等分,频点目眦,治青盲。"

复方①治耳聋: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中。(《千金方》)

②治耳聋有脓,不瘥,有虫:捣桂和鲤鱼脑,(棉裹)纳耳中,不过三、四度。(《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鲤鱼脑

药材名称鲤鱼脑

拼音Lǐ Yú Nǎo

英文名Carp brain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鲤鱼杀死后,取出脑髓,鲜用。

原形态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g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vitamin)C8.30mg。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明目;聪耳;定痫。主青盲;暴聋;久聋;诸痫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溶化灌耳,或捣烂点眼。内服:煮食,适量。

复方①治耳聋: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中。(《千金方》)②洽耳聋有脓,不瘥,有虫:捣桂和鲤鱼脑,(棉裹)纳耳中,不过三、四度。(《千金方》)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诸痫。

2.《日华子本草》:治暴聋,煮粥服。

3.《纲目》:鲤鱼脑髓和胆等分,频点目眦,治青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横纹

    药材名称大横纹别名横纹独须、金叶树来源山榄科大横纹Chrysophyllum roxburghii G. Don,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瘀肿,

  • 小龙胆草

    药材名称小龙胆草拼音Xiǎo Lónɡ Dǎn Cǎo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

  • 粽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朱砂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莲药材名称朱砂莲拼音Zhū Shā Lián别名背蛇生、躲蛇生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朱砂莲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

  • 刺黄柏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熊筋

    《中药大辞典》:熊筋药材名称熊筋拼音Xiónɡ Jīn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功能主治《本经逢原》:"壮筋强力

  • 细叶乌蔹莓

    药材名称细叶乌蔹莓别名红母猪藤、母猪菜、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来源葡萄科细叶乌蔹莓Cayratia tenuifolia (Heyne)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淮山

    药材名称淮山拼音Huái Shān别名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性味平、甘、无毒。归经入肺、脾、肾、胃。功能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

  • 黑草

    药材名称黑草拼音Hēi Cǎo别名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来源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