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鬼盖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

药材名称鬼盖

拼音Guǐ Gài

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

出处《别录》

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粪鬼伞子实体

原形态墨汁鬼伞

菌盖卵形,伸展后宽4~11厘米,灰色,有光泽,中部褐色,有细小鳞片,边缘往往花瓣状或有折纹;菌肉薄,白色,可口;柄白色,有丝状光泽,中空,长7~20厘米,粗1~2.2厘米;菌环生柄之下部极易消失;菌折稠密,宽,离生,白色,后变为黑色:孢子椭圆形,黑色,9~12x5~6微米;囊状体近圆柱形,100~160x20~32微米。

生于柳及杨树干旁的地上或道旁。可食。分布河北、甘肃、青海、四川、江苏。

粪鬼伞

菌盖宽2.5~8厘米,初期短圆柱形,白色,有鳞片,后为圆锥形,渐平展,灰色,中部浅褐色,有明显棱纹,最后变为黑色;菌肉白,薄;柄白色,长5~18厘米,粗5~9毫米,基部较粗;菌环白色,膜质,窄;菌折白色,渐由粉红色变为黑色;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18~24x10~13微米;囊状体大。

生于粪堆上。分布河北、江苏、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墨汁鬼伞含异戊胺、苯乙胺、腺嘌呤、6-氧嘌呤、尿狗酸、咪唑乙酸、咪唑丙酸、咪唑乙醇、组氨酸、精氨酸、胆碱,胍、甜菜碱、尸胺等。又含色氨酸、色胺、核黄素(210国际单位)。

性味①《别录》:"甘,平,无毒。"

②《本草拾遗》:"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小儿痫病,疔肿,恶疮。

①《别录》:"主小儿寒热痫。"

②《本草拾遗》:"和醋敷肿毒,恶疮。"

③《纲目》:"烧灰治疔肿,以针刺酿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鬼盖

药材名称鬼盖

拼音Guǐ Gài

别名朝菌、地盖、鬼伞、朝生、鬼屋、鬼菌、朝生地盖、一夜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鬼盖,生垣墙下,丛生,赤,旦生暮死。《本草纲目拾遗》:鬼盖如菌,生阴湿处,盖黑茎赤,和醋敷马脊肿。杜正伦云,鬼伞,夏日得雨,聚生粪堆,见日消黑。此物有小毒。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菌科真菌墨汁鬼伞粪鬼伞等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rinus atramentarius(Bull.) Fr., Coprinus sterquilinus Fr.

原形态1.墨汁鬼伞,菌盖卵形,伸展后宽4-11cm,灰色,有光泽,中部褐色,有细小鳞片,边缘往往花瓣状或有折纹;菌肉薄,白色,可口;柄白色,有丝状光泽,中空,长7-20cm,粗l-2.2cm;菌环生柄之下部极易消失;菌折稠密,宽,离生,白色,后变为黑色:孢子椭圆形,黑色,9-12×5-6μm;囊状体近圆柱形,100-160×20-32μm。

2.粪鬼伞,菌盖宽2.5-8cm,初期短圆柱形,白色,有鳞片,后为圆锥形,渐平展,灰色,中部浅褐色,有明显棱纹,最后变为黑色;菌肉白,薄;柄白色,长5-18cm,粗5-9mm,基部较粗;菌环白色,膜质,窄;菌折白色,渐由粉红色变为黑色;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18-24×10-13μm;囊状体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墨汁鬼伞生于柳及杨树干旁的地上或道旁。

2.粪鬼伞生于粪堆上。

资源分布:1.墨汁鬼伞分布河北、甘肃、青海、四川、江苏。

2.粪鬼伞分布河北、江苏、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墨汁鬼伞含异戊胺(Isoamylamine)、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腺嘌吟(Adenine)、6-氧嘌呤(Hy-Poxanthine)、尿狗酸(Urocanic acid)、咪唑乙酸(Imidazolylacetic acid)、咪唑丙酸(Imidazolylpropionicacid)、咪唑乙醇(Imidazolylethanol)、组氨酸、精氨酸、胆碱(Choline)、胍(Guanidine)、甜菜碱(Betaine)、尸胺(Cadaverine)等。又含色氨酸、色胺、核黄素(Riboflavine)(210国际单位)。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主小儿癎病;疔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内服:煎汤,3-9g;鲜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不宜与酒、鸡肉同食。

各家论述1.《别录》:主小儿寒热癎。

2.《本草拾遗》:和醋敷肿毒,恶疮。

3.《纲目》:烧灰治疔肿,以针刺破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白药子

    药材名称滇白药子拼音Diān 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毛芋头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kamoonensis Kun

  • 三叶委陵菜根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根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4~10月采挖。

  • 鲛鱼

    药材名称鲛鱼拼音Jiāo Yú别名蜡鱼、瑰雷鱼(《南越志》),沙鱼、鳆鱼(《本草拾遗》),溜鱼(《纲目》),鲛鲨(《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肉。

  • 林问荆

    药材名称林问荆拼音Lín Wèn Jīnɡ英文名Branched Wood Horsetail,Forest Horsetail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林问荆的全草。拉丁

  • 黄背草苗

    药材名称黄背草苗拼音Huánɡ Bèi Cǎo 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幼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 var.Japonica(Willd.)

  • 高良姜

    《中国药典》:高良姜药材名称高良姜拼音Gāo Liá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别名风姜、小良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

  • 金棒锤

    药材名称金棒锤拼音Jīn Bànɡ Chuí别名细蔓委陵菜、金金棒、小五爪龙来源蔷薇科金棒锤Potentilla reptans L.,以块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甘肃、陕西、

  • 柿寄生

    药材名称柿寄生拼音Shì Jì Shēnɡ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鬼点灯

    《中药大辞典》:鬼点灯药材名称鬼点灯拼音Guǐ Diǎn Dēnɡ别名小马耳朵(《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种草的全草。原形态柔弱斑种草,又名:细茎斑种草。一

  • 留师蜜

    《中药大辞典》:留师蜜药材名称留师蜜拼音Liú Shī M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蜜蜂科昆虫竹蜂所酿的蜜。性味①《本草拾遗》:"味甘,寒。"②《纲目》:&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