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驴打滚儿草

驴打滚儿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儿草

拼音Lǘ Dá Gǔn ér Cǎo

别名还阳参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还阳参全草。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呈灰绿色,含乳汁,有毛。基生叶簇生,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分裂成不规则的栉齿状的线形或三角形裂片,裂片全缘或有浅齿牙,两面有毛。茎生叶少数,小形,线状,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或2~4集生于茎顶,直径2.5~3厘米,总苞线状披针形,锐尖,密被毛,全为舌状花,鲜黄色。瘦果纺锤形,有纵棱,冠毛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分布内蒙古。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益气,止嗽平喘,清热降火。治支气管炎、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研末为丸。外用:熬膏涂敷。

复方①治慢性气管炎:还阳参二斤,地龙三两(研粉),大枣一斤,黑豆一斤(用童便二碗浸透,晒干研粉),将还阳参大枣用砂锅煮烂,至水尽为度,取枣肉晒干研粉。然后与上药和匀,蜜丸每粒重二钱,每早晚各服二丸,红糖水送服:或还阳参大枣各等分,熬膏,每次服一汤匙,日服二次。

②治无名肿毒:还阳参,熬膏外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三七

    《中药大辞典》:红三七药材名称红三七拼音Hónɡ Sān Qī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出处《别录》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油菜子油

    药材名称油菜子油拼音Yóu Cài Zǐ Yóu别名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油菜子的脂肪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芸苔&q

  • 苦生叶

    药材名称苦生叶来源玄参科苦生叶Torenia vagan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

  • 竹精

    药材名称竹精拼音Zhú Jī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摘录《中药大辞典》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鹿蹄草

    药材名称鹿蹄草拼音Lù Tí Cǎo别名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出处《江苏植物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