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雉子筵根

雉子筵根

《中药大辞典》:雉子筵根

药材名称雉子筵根

拼音Zhì Zǐ Yán Gēn

出处《中草药通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雉子筵"条。

化学成分含主要有效成分d-儿茶精。

药理作用d-儿茶精有维生素P样作用。对毛细血管能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而增强其对外伤的抵抗性;即对维持正常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一定作用。在豚鼠身上,d-儿茶精(腹腔注射1毫克/300克体重或口服5毫克/800克体重)较路丁等黄酮类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更强,而且有两个作用高峰,可能不仅延缓体内肾上腺素的氧化,而且有维生素C样作用。在试管中d-儿茶精抑制组胺酸脱羧酶的作用强于常用的黄酮类,故可能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此外,它对豚鼠离体子宫似有某些兴奋作用。对小鼠的毒性很小(静脉注射1~1.5克/公斤,未见毒性反应)。雉子筵(根)醇提取物予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4.2克/公斤。

功能主治内服止血。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出血:用雉子筵根的酒精提取物制成片剂(1克生药/片),日服3次,每次2~4片。据400余例报告,其中:㈠一般妇科出血353例(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单纯性月经过多、慢性盆腔炎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净等15种出血),有效率86.3%,显效率58.7%。㈡计划生育引起的妇科出血120例,有效率82.5%,显效率65.8%。㈢肺结核咯血14例,有效7例,显效4例。上述有效是指服药后见效慢或出血量减少小半;显效是指1~3天内出血量减少大半或停止。临床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个别患者有胃纳差、腹胀、头昏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雉子筵根

药材名称雉子筵根

拼音Zhì Zǐ Yán Gēn

英文名Root of Dewberryleaf Cinquefoil

出处出自《中草医通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莓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根极多,簇生。花茎丛生,被开展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3对,稀4对;叶柄被开展疏毛,小叶有短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有稀疏开展长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0.5-7cm,宽0.4-3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圆钝锯齿,近基部全缘,两面被平铺疏柔毛,下面沿脉较密,锯齿边缘有时密被缘毛;茎生叶常有3小叶,与基生小叶相似或呈长圆形且先端有锯齿而下半部全缘,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卵形,草质,全缘,先端急尖,外被平铺疏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1-1.7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长圆披针形,先端急尖,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或微凹,黄色;花柱近顶生,上部大,基部小。成熟瘦果近肾形,直径约1mm,表面有脉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400m的地边、沟边、草地、灌丛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短圆周柱状或块状,有的略弯曲,长0.5-2cm,直径0.3-1.5cm。表面棕褐色,粗糙,周围着生多数须根或圆形根痕;顶端有棕色叶基及芽,叶基边缘膜质,与芽均被淡黄色毛茸。质坚硬,断面皮部较薄,黄棕色至棕色,木部导管群黄色,中心有髓。根细长,弯曲,长5-10cm,直径1-4mm,表面具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黄棕色至棕色,臭无,味涩。

以质坚实、暗棕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约10层细胞,外有落皮层,细胞内充满棕色物。栓内层狭窄。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窄不一,导管单个散在或3-4个相聚。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并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根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

药理作用右旋儿茶精有烟酸样作用。对毛细血管能降低其通透性,而增强其对伤的抵抗性;即对维持正常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一定作用。在豚鼠身上,右旋儿茶精(腹腔注射 1mg/300g体重或口服5mg/300g体重)较路丁(芸香甙)等黄酮类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更强,而且有2个作用高峰,可能不仅延缓体内肾上腺素的氧化,而且有维生素 C样作用。在试管中右旋儿茶精抑制组胺酸脱羧酶的作用强于常用的黄酮类,故可能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此外,它对豚鼠离体子宫似有某些兴奋作用。对小鼠的毒性很小(静注1-1.5g/kg,未见毒性反应)。雉子筵根醇提取物予小鼠口服,LD/50为4.2g/kg。

毒性对小鼠的毒性很小(静脉注射 1-1.5g/kg,未见毒性反应)。雉子筵(根)醇提取物予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4.2g/kg。

鉴别(1)取火柴梗数根,浸于本品的1%煎液中煮沸数分钟,取出,稍干后,滴加盐酸数滴,火柴梗被染成暗红色或紫红色。(检查缩合鞣质)(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过滤。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供点样。标准品制备成0.1%d-儿茶素的乙醇溶液,供点样。点于硅胶G板上。用乙酸乙酯展开,展距5.5cm。喷以香草醛试液(香草醛0.5g溶于浓盐酸100ml)显红色,样品在与右旋儿茶精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应有同样颜色的斑点。(检查右旋儿茶精)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止血。主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3-6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出血:用雉子筵根的酒精提取物制成片剂( 1克生药/片),日服3次,每次2-4片。据400余例报告,其中:1.一般妇科出血:353例(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单纯性月经过多、慢性盆腔炎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净等15种出血),有效率85.3%,显效率58.7%。

2.计划生育引起的妇科出血:120例,有效率82.5%,显效率65.8%。

3.肺结核咯血:14例,有效7例,显效4例。上述有效是指服药后见效慢或出血量减少小半;显效是指l-3天内出血量减少大半或停止。临床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个别患者有胃纳差、腹胀、头昏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粉霜

    《中药大辞典》:粉霜药材名称粉霜拼音Fěn Shuānɡ别名白雪(《抱朴子》),水银霜、白灵砂(《纲目》),白粉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轻粉的精制品。生境分部产湖北、浙江、河北等

  • 蝙蝠草

    药材名称蝙蝠草拼音Biān Fú Cǎo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来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

  • 吴茱萸

    《中国药典》:吴茱萸药材名称吴茱萸拼音Wú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EVODIAE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山猫儿

    《中药大辞典》:山猫儿药材名称山猫儿拼音Shān Māo ér别名碟碟草(《质问本草》),桔梗兰(《中国植物图鉴》),老鼠砒、家鼠草(《福建民间草药》),铰剪王(《陆川本草》),山交剪、天蒜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柳屑

    《中药大辞典》:柳屑药材名称柳屑拼音Liǔ Xiè别名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功能主治《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 大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药材名称大狼毒拼音Dà Lánɡ Dú别名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

  • 断板龟

    药材名称断板龟拼音Duàn Bǎn Guī别名摄龟、黄缘闭壳龟、克蛇龟来源龟鳖目龟科黄缘闭壳龟Cyclemys flavomarginata (Gray),以龟壳及龟板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

  • 甘草梢

    《中药大辞典》:甘草梢药材名称甘草梢拼音Gān Cǎo Shāo出处《珍珠囊》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性味《医学入门》:"性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