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银扁担

银扁担

《中药大辞典》:银扁担

药材名称银扁担

拼音Yín Biǎn Dɑ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夏季采挖,去须根,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纺锤形,深褐色,具多数须根。叶互生,2回3出复叶;小叶片菱状倒卵形或斜倒卵形,边缘具钝圆齿。聚伞花序顶生,具花2~5朵;花序轴被柔毛,基部具叶状总苞,中部以上具线状总苞。花紫色,大而美丽;萼片5个,辐射对称,椭圆形,与花瓣同色或异色,短于距;花瓣5,瓣片短而阔,向前伸,基部有向后伸长中空而内弯的距;雄蕊多数,内部的退化;雌蕊5,分离,胚珠多颗。蓇葖5个,直立。

生境分部生于沟边草地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四川。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镇痛,祛风。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银扁担

药材名称银扁担

拼音Yín Biǎn Dɑn

英文名Root of Chinling Mountain Columbine

别名灯笼草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须根,洗净,阴干。

原形态秦岭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直立,疏被白色短柔毛。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4-10cm;中央小叶菱状倒卵形,长1.2-3cm,宽1.1-2.4cm,先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楔形,3裂,中央裂片有3圆齿,侧生小叶斜倒卵形,比中央小叶稍小,常2裂,无毛或基部有疏柔毛,无柄。单歧聚伞花序,2-5朵花;苞片3裂;花梗长6-10cm,上部有2钻形小苞片;两性花,萼惩5,花瓣状,紫色,椭圆形或卵形,长1.4-1.8cm,先端急尖,无毛;花瓣3;紫色,无毛,瓣片长方形,长7-8mm,距长1.2-1.5cm,末端向内弯曲;雄蕊多数,长5-9mm,花药长约1mm;退化雄蕊披针形,有柔毛和腺毛;心皮有毛,花柱长5-6mm。蓇葖果长1.4-1.5cm,无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草坡或沟边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东北部。

化学成分根含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黄连碱(coptisine)。

性味辛;微苦;平;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茶树根

    《中药大辞典》:茶树根药材名称茶树根拼音Chá Shù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根。化学成分新鲜根含水苏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并含少量多酚化合物(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药材名称驴乳拼音Lǘ Rǔ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

  • 银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

  • 鬣羚角

    药材名称鬣羚角拼音Liè Línɡ Jiǎo英文名angle of mane antelope别名鬣羚、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角。拉丁植物动

  • 隔山消

    《中药大辞典》:隔山消药材名称隔山消拼音Gé Shān Xiāo别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生境

  • 大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粘药药材名称大粘药拼音Dà Nián Yào别名土升麻、大榄、红雾水葛、青白麻叶、籽藤来源荨麻科大粘药Pouzolzia sanguinea (Bl

  • 狭叶瓦韦

    药材名称狭叶瓦韦拼音Xiá Yè Wǎ Wéi英文名Narrow-leaf Lepisorus出处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白鱼尾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

  • 野苦梨根

    药材名称野苦梨根拼音Yě Kǔ Lí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半常绿灌木。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