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西南文殊兰

西南文殊兰

药材名称西南文殊兰

拼音Xī Nán Wén Shū Lán

英文名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

出处始载于《贵州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兰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inum latifoi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西南文殊兰 多年生粗壮草本。根茎鳞茎状。叶带形,长约70cm或更长,宽3.5-6cm或更宽。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至10余朵;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9cm;苞片多数,狭条形;花梗很短;花被近漏斗状的高脚碟状,白色,有红晕;花被筒长约9cm,常稍弯曲;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约7.5cm,宽约1.5cm,先端短渐尖;雄蕊6,花丝比花被裂片短,花药条形,长1.2-1.8cm。蒴果。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河床、沙地上、村边沟旁或山中水边,人工栽培亦广。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石蒜碱(lycorine),波叶尼润碱(undulatine),车瑞灵(cherylline)。鳞茎与叶含石蒜碱,小星蒜碱(hippeastrine)。鳞茎含1-O-乙酰基石蒜碱(1-O-acetyllycorine),3-O-乙酰基扁担叶碱(3-O-acetylhamayne),车瑞灵,鲍威文殊兰碱(powelline),扁担叶碱(hamayne)文殊兰碱(crinine),文殊兰胺(crinamine)。开花时的鳞茎含草原文殊兰胺(pratorimine),草原文殊兰宁碱(pratorinine),草原文殊兰星碱(pratosine),石蒜碱,安贝灵(ambelline),朱顶红定碱(hippadine)。未发芽前鳞茎含具有免疫活性的11-O-乙酰基安贝灵(11-O-acetylambelline),11-O-乙酰基-1β,2β-环氧安贝灵(11-O-acetyl-1β,2β-epoxyambelline),1β,2β-环氧安贝灵(1β,2β-epoxyambelline)。花梗流液中含2-表石蒜碱(2-epilycorine),2-表两花全能花西定(2-epipancrassidine),西南文殊兰索灵碱(latisoline)。又含具抗癌作用的生物碱:西南文殊兰碱(crinafoline),西南文殊兰醛碱(crinafolidine)。另含西南文殊兰芬碱(latifine)。根茎含具有肥大细胞稳定作用的水溶性葡聚糖A和磷脂酰石蒜碱(phosphatidyllycorine)。

性味辛;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牙痛;恶疮肿毒;痔疮;带状疱疹;牛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或炒热敷。内服:煎汤服,3-9g。

注意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全株有毒,以鳞茎最毒,内服宜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砂仁

    药材名称土砂仁拼音Tǔ Shā Rén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生境分部产福建、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果实阔椭

  • 肺心草

    药材名称肺心草拼音Fèi Xīn Cǎo别名梅花草、白侧耳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叶厚纸质,肾形或

  • 扛板归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药材名称扛板归拼音Kánɡ Bǎn Guī别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

  • 独叶山兰

    药材名称独叶山兰拼音Dú Yè Shān Lán别名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

  • 蓖麻油

    《中国药典》:蓖麻油药材名称蓖麻油拼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

  • 缅枣

    《中药大辞典》:缅枣药材名称缅枣拼音Miǎn Zǎo别名酸枣(《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秋季采集。除去外皮,晒干。原形态缅枣,又名:滇刺枣。常绿小乔木,高3~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药材名称羊角参拼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臭儿参、野白芨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

  • 排钱树

    药材名称排钱树拼音Pái Qián Shù别名排钱草、虎尾金钱、钱串草、串钱草、叠钱草、阿婆钱、龙鳞草、午时合来源豆科山蚂蝗属植物排钱树Desmodium pulchel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粟芽

    《中药大辞典》:粟芽药材名称粟芽拼音Sù Yá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出处《纲目》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