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蛇接骨

蛇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别名白叶跌打、见肿消、羊草跌打、回筋口千、树三七、石三七

来源菊科蛇接骨Gynura procumbens (Lour.)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安徽、云南、贵州。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外用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内服治支气管炎,肺结核。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内服全草1钱,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别名回筋口干、树三七、石三七(《云南中草药》),见肿消、羊草跌打、白叶跌打(《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蚌板(傣名)。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乌风七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乌风七,又名:平卧土三七

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茎下部倾斜,肉质,绿色或淡褐色,略具棱。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7~13厘米,宽4.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浅锯齿,两面有短粗毛。头状花序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式,顶生;总苞圆筒状,苞片一列,绿色,近基部附有数枚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管状,先端5裂,紫红色或鲜黄色:雄蕊5;花柱基部小球状,柱头分叉,被毛。瘦果小,有棱线,冠毛多数。

生境分部生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辛甘,平。

①《云南中草药》:"辛,凉。"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甘淡,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消炎止咳。治跌打挫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①《云南中草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活血生肌。治骨折,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煎汤,0.5~1钱;或炖肉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蛇接骨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②治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蛇接骨一钱,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英文名all-grass of Procumbent Velvetplant

别名三七、树三七、见肿消、羊草跌打、白叶跌打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平卧土三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ura procumbens (Lour.)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平卧土三七鑫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下部倾斜,肉质,绿色或淡褐色,略具棱,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或深裂,两面具粗短毛。头状花序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顶生;顶生;总苞圆筒状;苞片1列,绿色,的基部附有数枚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为管状,花冠紫红色或鲜黄色,先端5裂;雄蕊5;花柱柱基部小球状,柱头分叉,被毛。瘦果小,有棱线;冠毛多数。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50cm。茎下部弯曲,略肉质,绿褐色。叶片互生,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具不规则浅锯齿,两面具短粗毛。头状花序顶生。瘦果小。气微,味微辛。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清热止咳。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肺炎;肺结核;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藤碎补

    药材名称藤碎补拼音Ténɡ Suì Bǔ别名千里马、赶山鞭、上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hymenodes(Kunze)Ching[Po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

  • 水杨枝叶

    《中药大辞典》:水杨枝叶药材名称水杨枝叶拼音Shuǐ Yánɡ Zh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唐本草

  • 紫硇砂

    药材名称紫硇砂拼音Zǐ Náo Shā别名碱硇砂、藏脑、脑砂、红盐、红硇砂、藏硇砂、咸硇砂、藏红盐来源药材基源:为卤化物类矿物紫色石盐晶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te Violaceous原形态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地黄花

    药材名称地黄花拼音Dì Huánɡ Huā别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功能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蔓乌头

    《中药大辞典》:蔓乌头药材名称蔓乌头拼音Màn Wū Tóu别名细茎蔓乌头(《东北植物药图志》),鸡头草(《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

  •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药材名称爬藤榕拼音Pá Ténɡ Rónɡ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

  •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拼音Yí Wú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采

  • 牛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