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虾须草

虾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须草

药材名称虾须草

拼音Xiā Xū Cǎo

别名绿绿草、沙小菊

来源菊科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 Moor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

水肿:全草2两,煎水服。

无名肿毒:虾须草、野菊花枝叶1两,煎水服,1日3次;另取药渣捣烂,敷患处。

发热头痛:全草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虾须草

药材名称虾须草

拼音Xiā Xū Cǎo

别名绿绿草、草麻黄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虾须草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40厘米,中部以下分枝。叶互生,稀疏,线形,长1~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尖,基部狭,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小,顶生;花少数;总苞钟形,苞片2层,外层苞片广卵形,内层苞片稍大;舌状花3~4朵,白色,雌性;管状花2~3朵,两性。瘦果长椭圆形。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坡、路旁或田边。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

复方①治水肿:绿绿草二两。煨水服。

②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

③治风热头痛:绿绿草五钱。煨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虾须草

药材名称虾须草

拼音Xiā Xū Cǎo

英文名Herb of Dwarf Sheareria

别名绿绿草、草麻黄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虾须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heareria nan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镁用或晒干。

原形态是须草 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自下产起分枝,下部径2-3mm,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无毛或稍被软柔毛。叶稀疏,无柄;叶片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1-4mm,先端尖,全缘,中脉明显,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上部起;上部叶小,鳞片状。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2-4mm,有长3-5mm的花序梗;总苞片2层,4-5个,宽卵形,长约2mm,稍被细毛,外层较内层小;花托平,无毛片;花少数;雌花舌状,白以或有时淡红色;舌片宽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宽约1mm,近全缘或先具5钝齿;两性花筒状,先端有5齿裂;花药长椭圆形,先端的三角形附片。瘦果,长椭圆形,长3.5-4mm,褐色,具3条翅棱,翅缘有细齿,无冠毛。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边、湖边草地或河边草地与沙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水肿:绿绿草二两。煨水服。②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③治风热头痛:绿绿草五钱。煨水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退血草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背花草、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利湿。主治火

  • 香秋海棠

    药材名称香秋海棠拼音Xiānɡ Qiū Hǎi Tánɡ别名铁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茎秋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andelii Irms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干檀香根

    药材名称干檀香根拼音Gān Tán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

  •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

  • 长萼猪屎豆

    药材名称长萼猪屎豆拼音Chánɡ è Zhū Shǐ Dòu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epaled Crotalaria别名大叶毛铃、狗铃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

  • 串铃

    药材名称串铃拼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小羊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高粱泡根

    药材名称高粱泡根拼音Gāo Liɑnɡ Pà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高梁泡,又名:十月苗、寒泡刺、寒扭、倒水莲、乌泡竻,小漂沙、乌壳子。

  • 猬脂

    《中药大辞典》:猬脂药材名称猬脂拼音Wèi Zhī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平,

  • 枳根皮

    《中药大辞典》:枳根皮药材名称枳根皮拼音Zhǐ Gēn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

  • 金银花

    《中国药典》:金银花药材名称金银花拼音Jīn Yín Huā英文名FLOS LONICERAE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