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蒙自虎耳草

蒙自虎耳草

药材名称蒙自虎耳草

拼音Ménɡ Zì Hǔ ěr Cǎo

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心叶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蒙自虎耳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基生叶具长柄,长5~15厘米,肉质,疏生白色长毛;叶片心形,长4~9厘米,宽4~10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齿,每齿又具不规则钝齿及疏被白色粗毛,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红色斑晕,疏被白色长毛。茎上叶互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0.5~1厘米,膜质。花茎自根都抽出,高达40厘米,疏被棕色粗毛;圆锥花序披散,花冠黄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崖壁或溪畔。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中耳炎,乳腺炎,皮肤溃疡,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麻疹,高热,咳嗽,支气管炎,皮肤过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滴耳或捣敷。内服:煎汤,2~3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鸡尾木

    药材名称鸡尾木别名箭毒木来源大戟科土沉香属植物绿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var. viridis (Pax et Hoffm.) Merr.,以叶入药。

  • 长距兰

    药材名称长距兰拼音Chánɡ Jù Lán别名水麦冬、舌唇兰、骑马参、龙爪参(《陕西中草药》)。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兰科植物舌唇兰的带根全草。夏季采集,洗净泥土,切段,

  • 走茎丹参

    药材名称走茎丹参拼音Zǒu Jīnɡ Dān Shēn别名乌痧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匍匐,基部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蓝花扁竹

    《中药大辞典》:蓝花扁竹药材名称蓝花扁竹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别名扁竹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香榧草

    《中药大辞典》:香榧草药材名称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100厘米,长短不齐。叶片线形,长3~26厘米,宽3~5毫米,边缘粗糙;叶鞘无毛;叶舌干膜质。圆锥花序狭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来源

  • 胡莲

    药材名称胡莲拼音Hú Lián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