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荔枝叶

荔枝叶

《中药大辞典》:荔枝叶

药材名称荔枝叶

拼音Lì Zhī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荔枝枝叶,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②《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复方治虚喘:荔枝树皮100克,水煎代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荔枝叶

药材名称荔枝叶

拼音Lì Zhī Yè

英文名Litchi leaf, Lychee leaf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性味辛;苦;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主烂疮;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2.《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山药

    《中国药典》:山药药材名称山药拼音Shān Yɑo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

  • 黄毛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榕药材名称黄毛榕别名老虎掌、老鸦风、大赦婆树、毛棵来源桑科黄毛榕Ficus fulva Reiuw.,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 桂皮紫萁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紫萁、贯众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黄多孔菌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 三叶莲

    药材名称三叶莲拼音Sān Yè Lián别名大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宽叶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和小花八月瓜H.parviflora(Hemsl.)Gagne

  • 雀卵

    《中药大辞典》:雀卵药材名称雀卵拼音Què Luǎn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蛋。性味甘咸,温。①《别录》:"味酸,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

  • 越西川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川木香拼音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别名越西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denticulata (Ling) Shi

  • 瓜蒌

    《中国药典》:瓜蒌药材名称瓜蒌拼音Guā Lóu英文名FRUCTUS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