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鱼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

药材名称花鱼

拼音Huā Yú

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

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前突出。口亚上位,呈斜裂。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长与吻长约相等。眼前上位,距吻较近。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鳃孔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鳞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鳞片较小,且隐于表皮之下。侧线鳞51~54,侧线较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中轴。背鳍Ⅲ8~9,起点在腹鳍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鳍条骨化,基部后缘具细齿。臀鳍Ⅲ5,末端不达尾鳍基。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在体侧联成较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凶猛,常捕食其他鱼类。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硥江等处。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鱼

药材名称花鱼

拼音Huā Yú

英文名flower fish

别名青脖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黑斑条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machilus nigromaculatus Rega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黑斑条鳅,为小型鱼类,体稍侧扁,体长56-60mm,粗细如手指,背腹轮廓微弓。头小,口端位,有小触须3对。眼小,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甚狭,眼径大于眼间隔。鳞细,不易辨认。侧线鳞125。背鳍11-12,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8,紧接肛门之后。尾鳍平截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滇池近岸及附近小河、水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昆明湖、抚仙湖等处。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止嗽。主补肺肾;益精;止嗽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煅研为末。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鞭叶铁线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鞭叶铁线蕨药材名称鞭叶铁线蕨拼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别名岩虱子、有尾铁线蕨、过山龙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

  • 竹(鼠留)肉

    药材名称竹(鼠留)肉拼音Zhú ( Shǔ Liú ) Ròu英文名Bamboo rat 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黄海葵

    药材名称黄海葵拼音Huánɡ Hǎi Kuí英文名yellow sea anemone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叶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叶下花药材名称叶下花拼音Yè Xià Huā别名追风箭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白背兔耳风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var. alb

  • 鹧鸪脚

    《中药大辞典》:鹧鸪脚药材名称鹧鸪脚拼音Zhè Gū Jiǎo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性味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中耳炎。用法

  • 苦竹沥

    《中药大辞典》:苦竹沥药材名称苦竹沥拼音Kǔ Zhú Lì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用火烤灼时流出的液汁。制法详"竹沥"条。功能主治清火消痰,明目

  •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拼音Suān Hóu ér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

  • 野丹参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功能主治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枸骨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根药材名称枸骨根拼音Gǒu Gǔ Gēn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