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南星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

拼音Huā Nán Xīnɡ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浅裂南星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lobatum Engl.[A.lobatum Engl.var.rosthornianum Engl.;A. lobatumEngl. Var.latisectum Eng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浅裂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4cm。鳞叶线状披针形,最上的长12-15cm,先端锐尖或钝。叶1或2,叶柄长17-35cm,下部具鞘,黄绿色,有紫色斑块,形如花蛇;叶片3全裂,中裂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基部狭楔形或钝,长8-22cm,宽4-10cm,具1.5-5cm的长柄;侧裂片无柄,不对称,长圆形,外侧宽为内侧的2倍,下部1/3具宽耳,长5-23cm,宽2-8cm;侧脉脉距约Icm,集合脉距边缘5mm。花序柄长较叶柄为短;佛焰苞外面淡紫色,管部漏斗状,喉部无耳,斜截形,骤狭为檐部;檐部被针形,狭渐尖,有时具长2-3cm的尾尖,深紫色或绿色,下萼或垂立。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花疏,雄花具短柄,花药2-3,药室青紫色,顶孔纵裂;雌花序圆柱形或近球形;各附属器具长约6mm的细柄,先端钝圆,直立。浆果,有种子3颗。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直径2-5cm;表面深棕色。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气微,味辛、麻,刺舌。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需经炮制后用)。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药材名称虎骨拼音Hǔ Gǔ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用法用量

  • 岩梭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梭药材名称岩梭别名丛毛羊胡子草来源莎草科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以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湖北、广西、西南、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花:平喘止咳

  • 迎春花叶

    《中药大辞典》:迎春花叶药材名称迎春花叶拼音Yínɡ Chūn Hu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叶片,5~7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迎春花"条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

  •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

  • 美穗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穗草药材名称美穗草别名高山四方麻、黑升麻、咳药、叶下红、小寒药、反背红来源玄参科美穗草Calorhabdos brunoniana (Wall.) Benth.,以根状茎入药。生

  • 羊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藤药材名称羊角藤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别名乌苑藤、巴戟天[福建]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羊角藤)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以

  • 纤齿卫矛

    药材名称纤齿卫矛拼音Xiān Chǐ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纤齿卫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giraldii Loe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形

  • 银箔

    《中药大辞典》:银箔药材名称银箔拼音Yín Bó别名银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银,又名:生银(《开宝本草》)。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