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耳叶排草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

药材名称耳叶排草

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

来源报春花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刀伤等症。

用法用量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耳叶排草

药材名称耳叶排草

拼音ěr Yè Pái Cǎo

别名二郎箭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耳叶珍珠菜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 chiaauriculat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全株无毛。茎直立,钝四棱形,通常上部分枝。叶对生,在茎上部有时互生;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或线形,长4-10cm,宽2-25mm,先端长渐尖或稍锐尖,基部耳状抱茎(茎上部叶有时基部圆形或钝),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近边缘密生暗红色腺点,中肋在下面隆起,侧脉6-7对,纤细。总状花序稍疏松,生于茎端和枝端,因而构成圆锥花序状,长10-15cm;苞片钻形,与花梗等长或稍短;花梗长2-4(6)mm;花萼长3.5-4mm,5裂,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渐尖,边缘具缘毛;花冠白色,钟状,长5-6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mm,5裂,裂片舌状长圆形,宽约1.5mm,常有暗紫色腺条;雄蕊内藏,5枚,花丝贴生至花冠裂片的基部,分离部分长约0.5mm,花药线形,长约1.2mm,药隔先端有红色粗腺体;子房无毛,花柱长约2mm。蒴果球形,直径约3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坡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鹿角

    《中国药典》:鹿角药材名称鹿角拼音Lù Jiǎo英文名CORNU CERVI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药材名称马缨花拼音Mǎ Yīnɡ Huā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

  • 短柄五加

    药材名称短柄五加拼音Duǎn Bǐnɡ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柄五加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brachypus Harms[Eleutherococcus

  • 野颠茄

    《中药大辞典》:野颠茄药材名称野颠茄拼音Yě Diān Qié别名癫茄(《广州植物志》),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广西药植名录》),红癫茄、黄贡茄、鬼茄(《广东中草药》),

  • 胡荽子

    《中药大辞典》:胡荽子药材名称胡荽子拼音Hú Suī Z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杂

  • 席草

    药材名称席草别名茳芏蒲草、短叶茳芏、咸水草来源莎草科席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 var. btevifolius Bocklr.,以根、根状茎及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及南方各地

  • 鳕鱼鳔

    药材名称鳕鱼鳔拼音Xuě Yú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雪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捕得鳕鱼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鲜

  • 白兰花叶

    药材名称白兰花叶拼音Bái Lán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白兰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helia alba DC.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乔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