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老虎泡

老虎泡

《中药大辞典》:老虎泡

药材名称老虎泡

拼音Láo Hǔ Pào

别名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药》),牛毛大王、空洞泡、红毛巾(《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毛悬钩子。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红毛悬钩子又名:川黔悬钩子

落叶蔓生小灌木,长达3米。茎较粗壮,红褐色,有棱,密生红褐色刚毛和疏生皮刺。3出复叶;小叶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顶生小叶长达13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正面紫绿色,无毛,下面散生柔毛,沿叶脉疏生皮刺和柔毛;叶柄长1.5~2.5厘米,和叶轴密生刚毛和少数皮刺;托叶丝状,下部与叶柄愈合,上部呈线状,先端尖。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腋生和侧生;花梗短;花白色,直径约1.5厘米,花萼基部联合成浅盘状,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尖;花瓣5,白色,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有齿牙,两面均有稀疏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离生,基部有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边。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台湾。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酸咸,平。"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瘰疬。根: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九子烂疡,目中流泪。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

②《贵州药植目录》:"补肾,解毒,和血。治月经不调,黄水疮,肾虚阳萎,血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老虎泡

药材名称老虎泡

拼音Láo Hǔ Pào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Pinfa Raspberry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红毛悬钩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infaensis Lé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 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红毛悬钩子落叶蔓生小灌木,长达3m。小枝较粗壮,有棱,密被红褐色刺毛,并具柔毛和稀疏皮刺。小叶3枚;宽卵形、倒卵形,长3-8cm,宽2.5-6cm,顶生小叶长达13cm,先端尾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锐锯齿,上面紫红色,无毛,下面散生柔毛,沿叶脉疏生刺毛和皮刺;叶柄长2-4.5cm,顶生小叶柄长1.5-3cm,侧生小叶近无柄,和叶轴均被红褐色刺毛和少数皮刺;托叶丝状。花数朵在叶腋团聚成束,稀单生;花梗短;花白色,直径约1-1.3cm,花萼5裂;花瓣5,长倒卵形,基部具爪,长于萼片;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基部有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5-8mm,熟时金黄色或红黄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山坡灌丛、杂木林内或林缘,也见于山谷或山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湖北、台湾、广西、云南、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根含2a,3β,23a-三乙酰氧基-19a-羟基-12-乌苏烯-28β酸-甲酯(methyl-2a,3β,23a-triacetoxy-19a-hydroxyure-12-en-28β-oate)。

性味酸咸;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风除湿,解毒疗疮。主血热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风湿关节痛,瘰疬,湿疹,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瘰疬。根:治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九子烂疡,目中流泪。叶:治黄水疮及狗咬伤。

2.《贵州药植目录》:补肾,解毒,和血。治月经不调,黄水疮,肾虚阳萎,血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糖芥

    《中药大辞典》: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火秧竻叶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叶药材名称火秧竻叶拼音Huǒ Yānɡ Lè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清热化滞,解毒行瘀。治热滞泄泻,痧秽吐泻转

  • 扁樱桃

    药材名称扁樱桃拼音Biǎn Yīnɡ Táo别名棱果蒲桃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红果仔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 小连翘

    药材名称小连翘拼音Xiǎo Lián Qiáo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十萼茄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

  • 咬人狗

    药材名称咬人狗拼音Yǎo Rén Gǒu别名刺晕、咬人猫出处《纲目拾遗》据《台湾府志》载:“咬人狗其木甚松,手掐之便长条迸起,可为火具。木高丈余,叶长大似烟叶,有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痒,搔之发红痛,一昼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

  •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

  •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药材名称金丝藤别名大素馨花、香花藤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