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薇叶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含念珠菌之浓度为8微克/毫升,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微克/毫升);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功能主治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英文名Commen Crapemyrtle Leaf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e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化学成分叶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等生物碱[1]。还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amy lal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2]。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念珠菌之浓度为8μg/ml,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μg/ml);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白痢: 紫薇叶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②治湿疹: 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 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 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 桦菌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桦菌芝药材名称桦菌芝拼音Huà Jūn Zhī别名木蹄来源多孔菌科褐层孔属菌类植物桦菌芝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 (L. ex Fr.) Ten

  • 琴叶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琴叶榕药材名称琴叶榕拼音Qín Yè Rónɡ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琴叶榕Ficus pandurata Hance,以根或叶入药。全

  • 栘依

    药材名称栘依拼音Yí Yī别名酸多李皮、多衣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茎皮及叶。初春取皮,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幼时有黄白色绒毛,渐脱落,红褐色或紫褐

  • 大发表

    药材名称大发表拼音Dà Fā Biǎo别名野蚕豆、见水消、三愣金刚、三角西花、爬山豆、山落花生、三愣草、三棱枝爬山豆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三棱枝秔子梢Campylotropis trigono

  • 矮脚苦蒿

    《中药大辞典》:矮脚苦蒿药材名称矮脚苦蒿拼音ǎi Jiǎo Kǔ Hāo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

  • 黑骨走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骨走马药材名称黑骨走马别名海南粗丝木、黑骨梢来源茶茱萸科黑骨走马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

  • 欧当归

    药材名称欧当归拼音ōu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Garden Lovage出处始载于《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杆物欧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visticum offic

  • 五转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转七药材名称五转七拼音Wǔ Zhuǎn Qī别名阴阳扇、包谷陀子、通天七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T. farges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